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诊断冠心病和超声技术等诊断冠心病和心功能,但ICA为有创检查,在一些情况下会产生潜在的、可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而超声技术对于心肌灌注方面的检查能力有限,因此也限制该技术的应用。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的不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乳腺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病变的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良、恶性乳腺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病灶共107个,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恶性病变的列线图模型,分别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最大径、ADC值、早期强化率及总体分布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最大径、TIC类型是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评估的区分度曲线下面积为0.91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10%、85.20%;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3.27,P>0.05;与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模型的决策曲线离两种极端情况最远,在阈值0~80%区间内体现出更高的净获益。结论 ADC值、最大径、TIC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不同成像技术在去除人体金属植入物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存在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CT扫描,扫描后获得混合能量(140 kVp)图像。所有图像均于110 keV下并行重建,获得单能量(110 keV)+金属伪影消除技术(MARs)图像。由2名医生对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混合能量图像和单能量+MARs图像的质量。结果不同评价者对图像质量的评价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0.824,P<0.05)。混合能量和单能量+MARs图像重建技术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但单能量+MARs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混合能量技术(P<0.05)。结论与混合能量成像比较,宝石能谱CT单能量+MARs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金属植入物伪影带来的影响,还能兼顾对临近组织的显示,较好地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肝胆管囊腺癌(hepato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HBCAC)的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CT资料,其中2例因碘过敏仅做多层螺旋CT平扫,16例做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14例为单发囊性病灶,4例为多发囊性病灶,其中12例有壁结节,15例肝内胆管扩张,6例病灶中有实质性软组织肿块,CT主要表现为囊性密度病灶,可见囊壁或分隔,乳头状软组织影向囊内突出形成壁结节,增强扫描后壁结节及软组织肿块持续性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显示肝胆管囊腺癌的特征性表现,可为诊断肝胆管囊腺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螺旋CT图像,评价逆向工程软件(Mimics软件)、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曲面重建(CPR)4种不同后处理方法在复杂性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复杂性腕关节损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4种后处理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25例中,显示复杂性腕关节骨折数目共71处.Mimics软件、MPR、VR和CPR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3.0%、74.6%,Mimics软件、MPR与VR、C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图像的MPR和Mimics软件能够全面观察骨折线的形态、范围及骨折碎片的形态、位置等;综合运用4种后处理技术能够提供可靠、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为复杂性腕关节损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盆部Castleman病(CD)的CT、MRI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腹盆部CD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合病理结果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9例腹盆部CD患者经病理证实透明血管型33例,浆细胞型5例,混合型1例。33例透明血管型CD均为单中心型,CT主要征象为单发类圆形或卵圆形实性肿块,强化显著(30例,90.9%)并伴有镶边征(21例,63.6%)、周围滋养血管征(32例,97.0%),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22例,66.7%)及筋膜反应(14例,42.4%),病灶内可见钙化(9例,27.3%)及条状或裂隙状低密度(8例,24.2%)。肿块实性成分在MRI平扫T1W上表现为相对肌肉低信号,T2W相对肌肉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测得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86±0.09)×10-3 mm2/s,肿块的MRI强化方式与CT一致。CT及MR分型Ⅰ型22例,Ⅱ型11例,Ⅱ型较Ⅰ型误诊率高(P<0.05)。17例透明血管型CD误诊为腹腔实体肿瘤。5例浆细胞型CD中表现为多中心型4例(2例误诊为淋巴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