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室采用蜂蜜庆大霉素纱布换药,治疗外科创面感染,颇有效果。特别是对久不愈合的创面,功效尤著,现介绍如下:一、药物配制:取市售蜂蜜,100克加入庆大霉素32万单位,然后浸入消毒纱布,其湿度以不滴蜜为宜,封存备用。二、治疗方法及疗效:先常规消洗消毒  相似文献   
2.
缝合术后伤口感染与首次换药时间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高血脂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medison-8000Ex高频超声对120例高血脂患者及120例血脂正常者两组,观察其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血脂升高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彩超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对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预报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用紫外分光度法直接溯定复方卡托普利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及均匀度。测定波长为272±1nm,平均回收率100.2%,变异系数0.3%,吸收度与氢氯噻嗪的浓度在1~10μg/ml 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云南存在家、野两型鼠疫自然疫源地.两型疫源地的媒介过去一直未得到实验室证实.本研究应用动物模型及膜饲养方法对云南两型疫源地的七种主要蚤种,以各自疫源地强毒鼠疫菌株和相应宿主动物进行了感染率、集群传疫率、媒介效能、媒介指数、感染和非感染蚤的生存期限以及对人的嗜血性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PICC穿刺预防长春瑞宾注射致静脉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途径置管至中心静脉的导管(PICC)穿刺预防长春瑞宾注射后的静脉反应。方法:笔者在护士辅助的配合下,对35例肺癌病人开展经皮肘前深静脉置管术。结果:应用PICC穿刺对长春瑞宾治疗的肺癌病人,仅2例发生静脉炎。结论:应用PICC穿刺可预防长春瑞宾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8.
张洪英  陈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384-1384
目的:探讨肿瘤时辰化疗的护理。方法:对40例肿瘤病人实施了时辰化疗护理。结果:对时辰化疗病人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还要做好心理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严格掌握时辰化疗药物的配置、时辰化疗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密切观察时辰泵运转情况及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做好时辰化疗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乌头碱,为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中毒量:0.2mg,致死量:3~5mg。含有乌头碱的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搜山虎、铁棒锤、落地金钱、血乌、黄花乌头等。我国民间广泛用含乌头碱的中药泡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成像技术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痴呆(PDD)病人脑灌注的异同,并分析脑灌注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收集AD病人24例、PDD病人26例、正常对照(NC)36例,均行颅脑常规MRI及3D pcASL灌注MRI检查。采用基于Matlab的SPM12软件对3D pcASL序列扫描获得的脑血流(CBF)图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利用DPABI软件提取AD组与NC组、PDD组与NC组灌注存在差异脑区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对rCBF值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NC组相比,AD组双侧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灌注减低,双侧丘脑、基底节、海马及辅助运动区(SMA)灌注增高;PDD组表现为与AD组基本一致的灌注减低和增高的脑区,但是脑区变化范围缩小。与AD组相比,PDD组双侧壳核、左侧中央前回、右侧SMA灌注减低,右侧顶下小叶灌注增高。AD组左侧额中回及左侧颞中回的灌注值与MMSE评分(分别r=0.64,P<0.001;r=0.50,P=0.01)及MoCA评分(分别r=0.44,P=0.03;r=0.48,P=0.02)均呈正相关,PDD组相关脑区与认知评分未见显著相关性。 结论 3D pcASL成像技术能够直观地反映AD与PDD病人类似的脑血流灌注模式,同时显示两者的灌注差异。AD病人多个脑区灌注值与认知相关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脑血流改变与认知损伤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