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 ia,AL)患者由于其疾病本身和化疗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院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急性白血病在化疗过程中较易出现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多见,结核感染较少,现报告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合并结核感染2例。1 病例资料病例1,女性,43岁,因“ 全身酸痛2月,头晕乏力2周”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0次/ 分,律齐,腹软, W BC 6.5×10/L, 9H b 48g /L, PLT 15×10/L,N 33%,L 23%,幼稚细胞25%。入院后行骨穿:骨髓9增生活跃,原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JAK2V617F基因阳性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发生血栓情况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s,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RevMan5.2软件和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和文献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1710例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和1263例阴性患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阴性患者(OR=3.13,95%CI:2.26~4.34)。亚组分析未发现结果亚洲人群(OR=4.98,95%CI:2.92~8.52)与非亚洲人群(OR=2.32,95%CI:1.62~3.33)之间存在差异。结论 JAK2V617F基因阳性可明显增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于2012年1月6日因“黑便3天.呕血伴头晕、乏力半日”人院。门诊血常规:白细胞3.7×10^9/L,红细胞2.51×10^12/L,血色素70g/L,血小板0×10^9/L。凝血分析:门12.3s,APr兀126.6s,D-二聚体156μg/L.头颅CT未见活动性出血。既往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月前患者因脑梗死住院,期间曾口服阿司匹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当时血小板132×1069L,便潜血阴性,出院后患者停用上述药物,自服活血中药,后未监测血象及便潜血。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皮下出血点,四肢远端为主,口腔可见血痂,肝脾无肿大,余未见异常。相关检查:B超示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便常规+潜血:红细胞3—5,HP,潜血阳性;血沉1lmm/h;尿常规:尿蛋白阴性;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阳性,抗M2抗体+++: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抗O试验、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联合其他化学药物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我院从2000年6月~2008年5月应用以吡柔比星(THP)为主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JAK2V617F基因阳性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发生血栓情况计算比值比(oddsratios,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采用RevMan5.2软件和Statall.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和文献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1710例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和1263例阴性患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JAK2V617F基因阳性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阴性患者(OR=3.13,95%CI:2.26~4.34)。亚组分析未发现结果亚洲人群(OR=4.98,95%CI:2.92~8.52)与非亚洲人群(OR=2.32,95%CI:1.62~3.33)之间存在差异。结论JAK2V617F基因阳性可明显增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航天总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7例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患者65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病史、年龄、白细胞数、JAK2V617F基因突变及骨髓分析)进行回顾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43例,年龄28岁至84岁。同时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患者65例,其中缺血性卒中34例。65例血栓性疾病的患者中存在高白细胞(白细胞大于11.0×109/L)的41例(占63.1%)、JAK2V617F阳性39例(占60.0%)。两项比率均较非血栓组同类患者比率升高。血栓性疾病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占72.3%,高于非血栓性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χ2=0.014,P =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高白细胞[比值比(odds ratio,OR)3.393,P<0.05]、JAK2V617F基因阳性(OR 3.104,P<0.05)及年龄大于60岁(OR 2.523,P<0.05)是导致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显示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出现高白细胞血症、JAK2V617F基因阳性和(或)年龄大于60岁,可能是发生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以发生缺血性卒中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T抑制性细胞毒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T抑制性细胞毒细胞(CD3+/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患者组中CD4/CD8数值上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NK细胞(CD3-/CD16+56)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可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自身免疫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并为采用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由于其疾病本身和化疗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院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急性白血病在化疗过程中较易出现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多见,结核感染较少,现报告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合并结核感染2例。  相似文献   
9.
10.
CRP定量检测异常在感染及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RP定量检测在感染及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沉淀法定量测定376例感染患者及295名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血液系统肿瘤123例、实体瘤172例)血液中CRP水平,以CRP〉10mg/L设为阳性。结果感染组及肿瘤组阳性率分别为87.8%,65.8%(血液系统肿瘤组及实体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7.5%、64.5%);患者的CRP定量均值分别为:感染组58.79mg/L、肿瘤组51.05mg/L,血液系统肿瘤组48.53mg/L,实体瘤组52.93mg/L。结论感染及肿瘤的CR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感染患者CRP定量检测均值高于肿瘤患者,但血液系统肿瘤与实体瘤之间差别不大,CRP定量检测对恶性肿瘤及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