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 p2 7kip1和 p5 3基因蛋白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1992年 11月至 1999年 12月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5 6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石蜡切片中 p2 7kip1和p5 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 ,并应用Kaplan -M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 结果  5 6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 p2 7kip1基因蛋白表达率为 4 1 1% ;p5 3基因蛋白表达率为 4 8 2 % ,两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2 7kip1及 p5 3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 ( P <0 0 5 ) ,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单因素分析 :p2 7kip1及 p5 3基因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生存曲线各时点生存率密切相关。 结论 p2 7kip1基因蛋白表达对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预后有显著影响 ,而 p5 3基因蛋白表达与预后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障碍的持续状态。其原因是由于对事物过于神经质及紧张状态等引起的脑充血、神经衰弱或动脉硬化等所致。 失眠的人,往往越急于入睡,反而越睡不着。倘若服用安眠药的话,长期下去,就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不吃药就更无法入睡。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少见。临床上根据病理特点,将其分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子宫内膜间质异位症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我们报道属于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异位症5例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9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我院自1976年至1996年共收治子宫...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的死亡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5年生存率为35~40%.如何提高卵巢癌的疗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干扰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功能,已应用到一些肿瘤的治疗中.它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如何?我院于1998至2006年采用CP方案同时腹腔内应用运德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卵巢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调节与宫颈癌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发生中的影响细胞凋亡的调节因素。方法:检测对象为19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8例[其中重度非典型增生(SD)41例;原位癌(CIS)37例]早期浸润癌(MIC)35例;大细胞非角化型浸润癌(IC)40例及正常宫颈鳞状上皮(NE)41例。凋亡细胞的检出使用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方法;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p53、bcl-2、bax的表达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ABC染色方法;HPV16、18型E6 DNA感染使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凋亡细胞标记率仅在CIN呈现有意义地进行性减少(P<0.01),癌变以后不再继续下降;2)在SD、CIS组,p53、bcl-2及bax基因蛋白的表达与TUNEL标记率呈现有意义地相关性变化(P<0.05);3)HPV16、18型E6 DNA感染与凋亡细胞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未呈现相关性改变。结论:以上结果提示细胞凋亡的改变与宫颈癌发生的早期过程有关,p53、bcl-2、bax基因蛋白参与其调节,而HPV16、18型E6 DNA感染与其未呈现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顺铂(CDDP)敏感株和耐药株在经CDDP处理前后的端粒酶活性变化,了解端粒酶活性与CDDP耐药性的关系,及端粒酶抑制剂叠氮胸苷(AZT)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CDDP不同敏感性的卵巢癌细胞株的影响,试图寻找一个解决常规化疗耐药问题的新方法。方法:将卵巢癌CDDP敏感株A2780和耐药株CAOV3、OVCAR3在不同浓度的CDDP、AZT和ATRA中培养,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未加CDDP时,敏感株和耐药株的端粒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别,经CDDP处理后敏感株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而耐药株没有明显变化。端粒酶抑制剂对CDDP敏感株和耐药株的细胞增殖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不同方式抑制端粒酶活性,均可抑制CDDP敏感株和耐药株的细胞增殖。端粒酶的活性与卵巢癌细胞株对CDDP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肿瘤标志物与妇科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 (简称标志物 )是指癌细胞自身或由身体其他细胞产生的物质 ,能通过血液或组织细胞标本检测 ,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而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几乎不产生或产生数量甚微 ,它可以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的判定及随访[1,2 ] 。伴随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染色体、DNA、RNA水平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病理诊断 ,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微小转移癌、体腔液及血流中的癌细胞诊断和免疫组化特异抗原的检出已在临床应用 ,本文仅限于临床妇科肿瘤使用的血清标志物进行讨论。肿瘤产生的物质理论上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进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不断应用到宫颈癌的筛查,现就宫颈癌筛查状况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EXPRESSION OF MIDKINE IN BENIGN,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VULVAR TUMO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Midkine(MK)isanovelheparin-binding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firstidentifiedastheproductofaretinoicacid-induciblegene(1).ThehumanMKgeneislocatedonchromosome11p11.2andconsistsof5exons:1non-codingand4codingexons(2,3).M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40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CIN、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44.0%、10.0%,各组间比较P<0.01;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在CINⅠ、Ⅱ、Ⅲ各级病变中分别为22.2%、37.5%、75.0%,CINⅠ、Ⅱ与CINⅢ间比较P<0.01。结论:端粒活性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