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遥测心电监护是在较大范围内对多位受检者同时连续监测的装置,监护时间在24h以上.回顾性分析,旨在对该装置的临床应用加以初步探讨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脏起搏是由心脏起搏器发生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应激病变心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功能。临时起搏器一般用于临时抢救或预防性起搏。合并有严重缓慢心律失常需外科手术患者,在术中应用临时起搏器可达到预防缓慢心律失常恶化,阿--斯综合征发作和抢救心脏骤停的目的。现附3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男患,36岁,农民。因反复右上腹痛4年,高热、黄疸10月,加重2d于2002年3月7日入住我院外科。既往无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入院时查:体温39.5℃,血压105/60mmHg.。全身皮肤巩膜黄疸,肺部体征阴性,心率54bpm,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肝脾…  相似文献   
3.
变异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少见的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均有别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ECG)ST段抬高并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交替出现更为罕见,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9岁,主诉间歇性胸部不适、下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32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均在90 min以内,平均(65 min),并成功置入药物支架38枚。术中6例发生低血压,2例发生急性血栓形成。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随访6~12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ACS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PCI安全可行,效果肯定。因此,经桡动脉入径可作为ACS可选择的血管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1患者 女性,66岁,因“反复头晕,头痛1年,右上肢血压显著高于左上肢”于2008年6月13日收住我院。患者1年来尚有乏力,消瘦、出汗等不适。入院体格检查:血压:右上肢220/45mmng,左上肢100/60mmHg。周围血管征阳性。心界向左侧扩大,主动脉瓣第1、2听诊区均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早中期递减性杂音,并向心尖部传导。在相当于右颈动脉,右。肾动脉的体表部位均可闻及血管杂音。ECG:窦性心律,左室肥厚并劳损。UCG: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导管、导丝的选择及其安全性、成功率。方法分析36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介入诊疗情况。结果病例中成功介入干预24例(桡动脉路径23例;股动脉路径1例)成功植入29枚药物支架,干预失败12例(其中导丝未能顺利通过闭塞病变8例,导丝进入夹层4例)。无一例发生穿孔或破裂,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O病变是PCI术中的挑战,不仅需要丰富的导管操作技术,完备齐全的操作器械和设备,还需要不断学习应用新的方法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对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处理。结果 96例起搏器植入成功,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病例 患者,女,68岁,主诉近年来发生晕厥3次,入院前20天曾在某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交界性结性逸博(逸博心率为60次/分)”(图1)。住院期间无晕厥发生,体格检查及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学检查等无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未发现心脏阻滞,床旁心电图监测发现间歇性短暂2:1房室传导阻滞(图2),但患者均无症状。经取得患者同意后对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检查前及检查期间均未使用影响传导系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