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实验性牙龈炎的大鼠牙龈(6例)经脉冲掺钕钇铝柘榴石激光(Nd:YAG激光)照射后进行光镜及超微结构观察。目的在于了解低能量Nd:YAG激光照射对牙龈炎症的治疗作用。炎症牙龈经输出能量为1.5W,脉冲数为20PPS的激光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形态学上有如下变化:上皮细胞无变性;牙龈上皮层数较炎症时减少;上皮下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上皮细胞间隙变小;上皮下结缔组织内产生大量的排列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果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一组抗体探讨涎腺腺样性癌(ACC)的免疫组化特征。方法:通过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了30例涎腺ACC中54Kd及66/57Kd细胞角蛋白(CKs)的分布。结果:ACC基本上由54Kd阳性细胞和MSA阳性细胞构成,这两类细胞不同比例的肿瘤性增生形成ACC的不同组织学构型。结论:ACC免疫组化表型与正常省腺组织中的导管/腺泡单位的表型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维甲酸软膏与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斑纹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120例OLP患者,采用随机数法随机均分为3组,试验组局部使用复方维甲酸软膏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对照1组局部使用复方维甲酸软膏;对照2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试验过程中未按时复诊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不纳入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结束时共有107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3组年龄及男女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用药3个月时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9/37),显著优于对照2组[56%(19/34),x2=4.094,P=0.043],但与对照1组[75% (27/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17,P=0.733);用药6个月时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32/37),显著优于对照1组[64%(23/36),x2=4.303,P=0.038]及对照2组[62%(21/34),x2=5.722,P=0.017],3组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复方维甲酸软膏与白芍总苷胶囊可有效控制斑纹型OLP的临床病损及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口超声龈下刮治两次法对轻中度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病例纳入标准选择年龄60岁以上、轻中度牙周炎患者42例,经口腔卫生宣教、超声龈上洁治术后,进行基线检查:牙龈出血指数(GBI),探针出血(BOP)阳性位点,牙周探诊深度(PD)及附着水平(AL),然后进行两次全口超声龈下刮治。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的PD由治疗前平均3.18 mm减少至平均2.45 mm(P<0.05),附着水平由平均4.51 mm提高至平均3.34mm(P<0.05),术后3个月的PD及AL分别为2.37 mm(P<0.05)及3.27 mm(P<0.05)。GBI术前平均为3.17,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分别减少至1.67(P<0.05)及1.82(P<0.05)。BOP阳性率由术前的37.2%,在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分别下降至13.2%(P<0.05)和16.8%(P<0.05)。结论:全口超声龈下刮治两次法短期可改善老年轻中度牙周炎患者的牙龈出血及附着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也有减少的趋势,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分区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可减少患者复诊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三维影像对上颌第二磨牙的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分析,明确其变异性,指导临床根管治疗。方法:对来我院老年牙髓牙体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CBCT扫描与二次重建后,对上颌第二磨牙解剖结构观察分析。结果:CBCT检查老年患者265人,上颌第二磨牙435颗。在轴位影像和3D影像上根据牙根、根管以及牙根、根管的变异性共分为8种类型。单根单根管2.30%;1根2根管7.35%;1根3根管9.20%;2根2根管3.91%;2根3根管19.54%;3根3根管38.6%;MB217.5%;4根4根管2.29%。结论:上颌第二磨牙根的数目、根管的数目以及解剖形态变异性非常大,CBCT影像为临床根管治疗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轻度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诊断为轻度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799例患者(试验组)和762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比较2组人群的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对试验组按年龄、性别、患病时间、间隔期、溃疡数目、过敏史等情况进行分类,分别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x2检验,分析其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对部分检测阳性患者进行食物轮替,观察其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2%和40.9% (P=0.101);对试验组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低龄人群和短间隔人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3%和83.9%)显著高于其他人群;食物轮替可明显延长溃疡间隔总天数(轮替前均值13.00 d,轮替后均值14.77 d,P=0.007),但对溃疡数目(轮替前均值为6.63个,轮替后均值为5.95个,P=-0.057)无显著影响.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于年轻、频繁发作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1960年7月美国Maiman研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现激光器已多达数千种,应用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自60年代即开始了激光用于牙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1964年即有学者试用激光代替牙钻和焊接支架。1965年美国学者Steern首次报导了CO2激光照射牙釉质的影响,以后法国、日本、芬兰等也相继开展了激光防龋的实验和临床研究。1966年,Kinersl用Rb(红宝石)激光进行不同厚度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孔实验拟代替牙钻。由于后来证实红宝石激光照射牙硬组织时可产生能够导致牙髓损伤的高温,激光应用于牙体硬组织领域的研究受到限制,但激光在口腔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较快。  相似文献   
8.
牙科疾病是造成战时非战斗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口腔急性疾病不仅使作战人员忍受痛苦,而且会影响技术兵种的操控能力,造成战斗力下降。因此,保持指战员的口腔健康,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2008年3月,我们对某部执行常规作训任务的388例官兵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国人10种牙周病可疑致病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检测国人不同牙周情况者龈下菌斑中 10种牙周可疑致病菌 ,观察其分布特点 ,并初步分析不同的细菌组合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 :从 3组对象 :健康组 ,龈炎组和牙周炎组中采取 12 4例龈下菌斑 ,提取DNA ,分别用 10种牙周病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 ,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 16SrDNA片段来鉴定细菌种类。用统计软件分析细菌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经 χ2 检验 ,龈炎组和牙周病组牙龈卟啉菌的检出率高于健康组 (P <0 .0 5) ,牙周病组福塞氏类杆菌、中间型普里沃氏菌、齿垢密螺旋体 ,变黑普里沃氏菌的检出率高于健康组和龈炎组 (P <0 .0 5)。经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 ,中间型普氏沃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变黑普里沃氏菌与牙周病关系更为密切 ;中间型普里沃氏菌、变黑普里沃氏菌和生痰二菌化碳噬纤维菌与附着丧失有关 ,而Pi和Td对探诊出血影响较大。结论 :我国人群的牙周病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有自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1960年7月美国Maiman研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现激光器已多达数千种,应用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自60年代即开始了激光用于牙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1964年即有学者试用激光代替牙钻和焊接支架。1965年美国学者Steern首次报导了C02激光照射牙釉质的影响,以后法国、日本、芬兰等也相继开展了激光防龋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