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集结地进行流行病调查时发现某部有疥疮发生,而进行了调查防治。 调查方法:深入连队进行普查,凡是指间、腹部、会阴部见有丘疹、水疱、结节和遂道及阴囊阴茎上有瘙痒性结节皮疹,长期不消退,夜间痒感更著,有接触传染史者均诊断为疥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秦岭南坡啮齿类分布与EHF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啮齿动物种类繁多,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并从其中4种查到EHFV相关抗原,说明秦岭南坡也是EHF的自然疫源地。该地1965年开始有EHF病人发生,且逐年增多,发病率的变化与传染源数量多少有关,与啮齿动物栖息习性有关,符合“鼠多病多、鼠少病少”的规律。因此,要反复多次灭鼠,灭防并举,才能控制啮齿动物的密度,降低本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驻疫区的部队单位持续二年大面积灭鼠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效果进行了观察,说明选择4、6、8、10月份进行大面积突击灭鼠,同时做好经常性群众灭鼠,可以降低鼠密度,控制本病流行。部队单位1982~83年发生过本病流行,发病率为5‰,高于当地居民发病率21倍。经持续二年大面积灭鼠,取得了显著效果,无病例发生,与当地居民发病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证明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措施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近10余年来,秦岭南坡的陕西凤县黄牛铺乡,常有流行性出血热(下称EHF)病人发生。为了摸清该区啮齿类分布与EHF的关系,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我队在该地区设点三处进行了啮齿类调查,其结果如下: 地理概况 调查现场位于秦岭南坡宝成铁路两侧山间长谷中,距宝鸡市约50公里,所设三个点相距约10公里。地理概况基本相同。嘉陵江发源于此,由东北向西南流经,海拔约2000m,年平均气温7.2℃,相对湿度平均7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24mm。植被  相似文献   
5.
乌梅治疗过敏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树宽  刘学福 《中医杂志》2002,43(9):649-650
乌梅,味酸涩而性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有生津敛肺、涩肠止痢之功。近些年来,我们以此为主药,组成二合止泻汤,治疗过敏性结肠炎45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45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1~79岁;病程5月~40年。Z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1986年6月,对位于云南前线老山主峰阵地的鼠类,进行了危害及密度调查。结果如下: 一、一般情况:老山海拔1.422m,属亚热带山岳丛林,雨量充沛,气候湿热,年平均温度18~20℃:相对湿度90%左右,宜于植物生长,树木主要有杉树、桉树、金竹、芭蕉等。杂草茂盛,有多年生及一年生的草本植被。除弹坑外,植被层厚,一片翠绿。但因受炮火影响,土地荒芜,仅在山脚下种了少量的玉米和水稻。  相似文献   
7.
自西北来至云南亚热带地区作战,地理环境、气候差别较大,为了解参战人员对该地区的适应情况和皮肤病的发病情况,防疫队与四医大皮肤科医生于1986年2月28日~3月11日对某参战部队进行皮肤病普查,结果如下: 方法及步骤:调查小组深入到部队各班排所住地,逐个进行全身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填表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入伍时间,  相似文献   
8.
朱树宽  刘学福 《新中医》2000,32(9):49-49
青黛味咸性寒,人肝经,功擅清解血分热毒,为清肝火、熄肝风、凉血解毒之要药。羌活味辛性温,入膀胱经,功擅上升发散,能散肌表游风及寒湿之邪,通利关节而止疼痛。二者相配,一寒一热,一升一降,可使郁散火清、结开络通。用治银屑病、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疗效颇著,兹介绍如下。1银屑病 本病乃因肝经郁火阻络,酿毒化风,内伏于营血,外发于肌肤而成。治疗有三忌:一忌寒凉冰遏;二忌破血逐瘀;三忌攻下太过。若囿于火毒,滥用苦寒,致使客寒包火,郁火难伸,邪无出路,是为一忌; 银屑病顽而不解,上覆大量鳞屑,肌肤甲错,似有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