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47例垂体腺瘤延迟诊断原因及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垂体腺瘤特别是微腺瘤早期影像诊断率。方法:通过对所搜集病史资料完整,经医学影像学确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547例垂体腺瘤(内有251例微腺瘤)延迟诊断原因的分析,找到影响垂体腺瘤早期诊断的因素。结果:296例垂体大腺瘤蝶鞍X线平片、CT、MR常规检查即可诊断。CT骨窗蝶鞍片有助于垂体微腺瘤的诊断,251例微腺瘤经高分辨力CT薄层冠状强化扫描和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得以明确诊断。结论:熟悉垂体腺瘤的首发症状,及时行CT、MR常规扫描可明确大腺瘤的诊断,CT骨窗片可发现垂体微腺瘤的佐证。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是目前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佳方法,高分辨力CT冠状薄层强化扫描次之,结合神经内分泌学检查是提高垂体腺瘤影像学早期诊断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值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探讨ADC值与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技术,扩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为0、500、1000s/mm^2,对62个正常乳腺(包括4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对侧正常乳腺及10名健康志愿者20个乳腺)进行MR扫描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计算62个正常乳腺分别在不同b值时的ADC值。将62个正常乳腺分为3型,比较3型之间ADC值的差异及不同b值时ADC值的差异。结果 42例乳腺病变患者对侧正常乳腺的DWI及ADC图与组织切片对比,不同类型乳腺组织学结构不同,其DWI及ADC图表现亦有差异。62个正常乳腺分为致密型10个,分叶斑点型42个及退化型10个。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随b值降低ADC值升高,而退化型乳腺随b值降低ADC值变化不明显。b=1000—0s/mm^2时,致密型、分叶斑点型、退化型乳腺ADC值分别为(1.70±0.37)、(1.93±0.46)、(1.18±0.65)×10^-3mm^2/s,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98,P=0.000)。不同b值时每2种类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7,P=0.147);致密型和退化型之间、分叶斑点型和退化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93、19.128,P值分别为0.029、0.000)。结论 3型正常乳腺ADC值受乳腺组织学结构的影响,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ADC值受b值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人眼球运动动态磁共振成像(MRI)4条直肌Pulley(滑车)的功能性位置。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Sonata1.5T超导型MRI扫描仪,应用眼球运动动态MRI技术,获取20名正常人(20个眼眶)眼球原在位及上转、下转、内转、外转20度时垂直于眶轴的眼眶冠状位MRI图像。以眼球中心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应用ScionImage医学图像测量软件分别测量各层面眼球垂直转动时水平直肌、眼球水平转动时垂直直肌的横截面质心。根据各层面直肌横截面质心的坐标值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分别求得眼球垂直转动时内、外直肌径路及眼球水平转动时上、下直肌径路直线回归曲线斜率变化最大的一点,即为该直肌Pulley的功能性位置。对4条直肌Pulley相对于眼球中心的坐标值(X、Y)进行统计。结果内直肌Pulley位于眼球中心后4mm,内14.7mm,下0.3mm;外直肌Pulley位于眼球中心后8mm,外9.8mm,下0.3mm;上直肌Pulley位于眼球中心后6mm,内1.6mm,上11.5mm;下直肌Pulley位于眼球中心后6mm,内4.4mm,下12.7mm。结论应用眼球运动动态MRI技术,分析眼球转动时直肌径路的变化,可证实4条直肌Pulley的存在并确定其功能位置。  相似文献   
4.
隐性骨折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隐性骨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10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骨近端及MRI检查,10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骨近端及胸椎、腰椎。结果:本组25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CT检查10例亦无明显骨折征象,仅见骨小梁结构较乱,周围软组织肿胀;MRI检查25例显示隐性骨折呈现长T1、短T2或不规则状线形异常信号,其周围可见不规则长T2骨挫伤水肿异常高信号影,均伴有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异常信号。结论:MRI能早期诊断骨隐性骨折,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者行MRI检查应为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量正常儿童垂体体积及各径线的值,为各种导致垂体结构改变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99例自愿者儿童依次采用MRI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T1(3DT1WI FSPGR)序列进行扫描,垂体的体积及各方向径线测量使用MIP和Reformat处理软件的图像。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性别相同组别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垂体分型数据采用卡方分析。结果垂体体积在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相同年龄组间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分辨率MRI获得正常人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垂体体积及多方向径线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垂体相关疾病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6.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及MR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共53例,其中脑内型40例,脑外型13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大多表现为爆米花样或桑椹状的混杂信号灶,周边围以低信号环;脑外型T1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类型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点,导致其MRI表现的不同,其手术方案及预后亦有很大差异.利用MRI检查术前可做出准确诊断,从而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的MR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临床已确诊的平山病MR自然位和过屈位影像表现,观察其低位颈髓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自愿者的同条件扫描影像相比较,总结平山病的MR影像学表现。结果①自然位:曲线多有异常,下段颈髓萎缩,髓内可有异常信号,有失连接现象;②过屈位:所有患者均出现颈髓前移、变扁,硬脊膜后有月牙形、集簇状异常信号影;③2例患者强化检查示过屈位脊膜后异常信号影有强化;④志愿者自然位扫描显示颈椎曲度自然,颈髓粗细均匀,不存在失连接现象,过屈位脊膜后无异常信号影。结论MR颈椎检查特别是过屈位扫描能够显示出平山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对于平山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3D-CISS序列MR成像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解剖关系。方法 应用 3D -CISS序列并结合 3D -TOF血管造影及MPR重建技术对 4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MR检查并部分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 13例手术患者中 ,10例 3D -CISS和 3D -TOF序列均显示血管压迫的患者经手术证实为动脉压迫 ,另 3例仅在 3D -CISS序列显示的压迫血管 ,手术证实为静脉压迫。 (2 ) 2 0例伴有上颌神经症状的病人有 18例 (90 % )在三叉神经根部内侧有压迫点 ;19例伴有下颌神经症状的病人有 15例 (79% )在三叉神经外侧有压迫点 (经 χ2 检验 ,P <0 .0 0 1)。结论  3D -CISS序列对显示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神经血管关系、三叉神经的压迫部位与三叉神经痛区域相关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D-FLASH(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不同参数成像对关节软骨病变模型的评价。方法:羊膝关节10只,分别制作关节积液模型、软骨缺损模型和缺损并积液模型。扫描序列采用伴脂肪抑制(FS)和水激发(WE)的3D-FLASH,采用不同的脉冲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和反转角(FA),序列分为四组,包括一组WE3D-FLASH和三组FS3D-FLASH序列。测量和比较不同参数成像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软骨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最小缺损模型的显示能力。结果:①关节软骨SNR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软骨与骨皮质的CNR各组间有显著差异,WE3D-FLASH(TR19ms、TE8.39msF、A15°)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其它三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软骨与骨髓的CNR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WE3D-FLASH(TR19ms、TE8.39ms、FA15°)组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01),其它三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软骨与积液的CNR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S3D-FLASH(TR33ms、TE6.06ms、FA15°)组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01),其它三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③3D-FLASH序列合用水激发技术代替脂肪抑制可显著缩短扫描时间;④四组不同参数3D-FLASH序列均显示了0.5mm的最小缺损模型。结论:3D-FLASH序列合用水激发技术代替脂肪抑制可显著缩短扫描时间,而不降低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1994年,Basser等首次提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的概念,它可研究脑白质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形态结构,探测白质纤维束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变化,并利用多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 tracyography,DTT)是基于DTI上的一种新的可视化成像技术,是目前唯一可在活体上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无创性成像方法。DTI及DTT可清晰显示神经纤维束生理和病理的各向异性和构象特征,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定性与分级、预后评估、制订治疗方案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取得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