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至2013年12月采用立体定向丘脑腹中间核(Vim核)和或苍白球腹后外侧部(PVP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45例。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UPDR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4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的UPDR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靶点定位、毁损范围及程度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60例因神经外科疾病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出现低颅内压10例,气颅7例,引流管不通畅11例,颅内感染3例,颅内再出血3例,穿刺点脑脊液漏2例。经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后,病情均好转。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虽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但也可发生不少并发症,因此在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规范管理外,术后应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判断,快速采取相应治疗,使患者神经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3.
<正>上矢状窦区因解剖特殊,在硬膜外血肿很小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颅内压恶性增高,如果延误诊治,会影响预后效果。外伤性上矢状窦区急性硬膜外血肿63例,现报告如下。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外伤性上矢状窦区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63例,男50例,女13例;年龄17~64岁,平均37.5岁;就诊时间于伤后30 min至3 h;车祸伤38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5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颌面部损伤27例,合并胸腹部损伤7例;根据血肿与矢状窦的关系分为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而起源于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的动脉瘤占绝大多数。目前,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夹闭瘤颈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最理想的方法之一。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超早期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动脉瘤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在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的囊性肿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T引导立体定向术12例,包括脑转移瘤、囊性胶质瘤及颅咽管瘤。结果12例中4例肿瘤消失,8例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水肿减轻。结论立体定向术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创伤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脑深部及功能区的囊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开颅手术中采取控制减压技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于医院接受单侧开颅手术治疗的10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减压技术,研究组术中采用控制减压技术。比较两组术中脑膨出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颅内压、脑灌注压、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脑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NIHSS评分、颅内压均显著降低,脑灌注压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颅内压更低,脑灌注压更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开颅手术中采取控制减压技术可有效促进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中脑膨出的发生,调节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术后恢复,促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的82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回访超过5年的348例患者设立非手术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对远期预后进行评定。结果长期随访,手术组与非手术组(BPRS)中的激活因子分、PANSS中的攻击危险性和偏执/好斗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SINS和ADL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立体定向手术对临床确诊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靶症状疗效是肯定的,对患者的社会和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的靶点组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应用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的1026例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CT引导下行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前应用CT进行靶点定位,手术前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量表术前、术后(三个月、一年、三年)评估,评分差值P0.05。1026例患者中,恢复242例,显著进步514例,进步188例,无效82例,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根据不同的症状设计不同的靶点组合,对提高疗效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急救医学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往无法挽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但一些昏迷患者可能会转为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1]。福州空军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应用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重度意识障碍患者11例并长期随访,探讨术前电生理评估标准及促醒机制。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31.5岁。  相似文献   
10.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血管狭窄及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被证实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有效方法。2012年3月至7月,我科对1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膜内膜剥脱术,术后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46~72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