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68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抑郁症的可能病因,对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OFQ)含量进行了对照研究。方法抽取29例抑郁症患者和24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RIA)的方法分别测其血浆中OFQ含量,比较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血浆OFQ含量有无差异,抑郁症患者OFQ含量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及抑郁症患者血浆OFQ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抑郁症组OFQ含量明显升高(t=8.70,P<0.0001);OFQ含量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3,P<0.01);OFQ含量主要与抑郁情绪、夸大、失眠、自卑感、自杀、强迫症状、教育水平、关注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而年龄、性别、职业、病程、曾用药等其他因素与OFQ含量无明显相关。结论通过测量血浆OFQ含量可作为抑郁症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吗氯贝胺与米帕明治疗抑郁症多中心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以经典抗抑郁药物米帕明为阳性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对吗氯贝胺和米帕明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共纳入病人 2 0 0例 ,分别口服吗氯贝胺 3 0 0 -60 0mg d或米帕明75 -2 5 0mg d。结果 :两组病人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以及Hamilton焦虑量表 (HAMA)总分在治疗结束时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结束时HAMD减分率分别为吗氯贝胺组 0 74± 0 2 4,米帕明组 0 74± 0 2 4(P >0 0 5 ) ;有效率吗氯贝胺组 79 4% ,米帕明组 85 4% (P >0 0 5 )。吗氯贝胺组有 10种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显著低于米帕明组 ,主要是抗胆碱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吗氯贝胺的疗效指数也显著高于米帕明组。结论 :吗氯贝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氯丙嗪(26例)、氯氮平(30例)和利培酮(20例)治疗1 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 2周分别进行GAS、BPRS、TESS、RSESE及WAIS,WMS和MIFE量表评定.结果GAS评分、BPRS评分、BPRS减分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第1 2周末时,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的韦氏智能语言分和总分明显较氯丙嗪组为高,韦氏记忆评分则利培酮组明显高于氯丙嗪组.氯丙嗪组韦氏智能和记忆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和利培酮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利培酮的作用优于氯氮平.氯丙嗪则有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首次脑血管造影阴性,约占SAH的15% (5%~ 28%),通常将其分为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SAH)和非中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non-perimesencephalic SAH)。如在中脑周围所发生的SAH,动脉瘤的发生率极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称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AH,PNSH)[1]。这类患者症状较轻,首次出血后一年内再出血危险性极低,预后也较好,其中有2%~24%的患者经重复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出血的原因,但绝大多数仍找不到出血的原因[2]。本文回顾分析我们收治的52例PNSH患者并复习文献资料,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96例抑郁症患者ACE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96例抑郁症患者和132例正常对照组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x2=3.877,P=0.144),两组间等位基因差异无显著性(x2=0.039,P=0.842).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抑郁症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治疗期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与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MS)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出现NMS患者32例与非NMS患者6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NMS的诊断使用NMS工作用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治疗期间研究组CPK实测值为(881±562)IU/L(58~5 647IU/L),Ln值为(6.7±0.4)IU/L(4.1~8.6 U/L);对照组分别为(320±525)IU/L,(5.9±0.4)I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研究组CPK异常值(≥300 IU/L)发生率为81.2%,对照组为31.2%,比值比(DR)为2.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CPK异常者发生NMS的可能性约为正常者3倍.结论 在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时,测量CPK有助于预测NMS发生. 治疗期问研究组CPK实测值为(881±562)IU/L(58~5 647IU/L),Ln值为(6.7±0.4)IU/L(4.1~8.6 U/L);对照组分别为(320±525)IU/L,(5.9±0.4)I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研究组CPK异常 (≥300 IU/L)发生率为81.2%,对照组为31.2%,比值比(DR)为2.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IMH付反应量表[TESS]和戒断症状量表(自编)对131例海洛因成瘾者进行测定,并通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现综合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认知功能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OMT基因多态性分布。患者组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国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连线A、B测验。结果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1),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5);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基因型之间在WCST、WMS—RC和连线A、B测验无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但在HAMD-24认识障碍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患者组基因型A/A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负相关;等位基因A与绝望感呈负相关(r=-0.220,P=0.028);等位基因G与认识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正相关。在WCST测验中,等位基因G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341,P=0.000);在WMS—RC测验中,等住基因G与数字广度(倒背)呈负相关(r=-0.327,P=0.001)。结论提示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的改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元网络形成和可塑性的重要调节因子,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最受关注。抗抑郁治疗通过提高BDNF表达来促进神经元可塑性,从而取得疗效。本文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BDNF与抑郁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血浆孤啡肽含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探讨抑郁症的可能病因,对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血浆孤啡肽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 抽取29例抑郁症患者和24例健康人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RIA)的方法分别测其血浆中OFQ含量,比较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血浆OFQ含量的差异,抑郁症OFQ含量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及对抑郁症患者血浆OFQ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抑郁症组OFQ含量明显升高(t=8.70,P<0.01),OFQ含量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3;P<0.01),影响OFQ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抑郁情绪、夸大、失眠、自卑感、自杀、强迫症状、教育水平、关注身体健康等因素,而年龄、性别、职业、病程、曾用药等其他因素对OFQ含量的影响较小.结论 抑郁症患者血浆OFQ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可作为抑郁症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