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修辉  王子健 《华夏医学》2001,14(6):779-781
目的:探讨充满型及非充满型胆囊结石粘膜组织病理学的差异及相应外科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995年10月至1996年10月期间的胆囊结石标本做常规病理染色及嗜银蛋白染色分析。结果:发现充满型及非充满型结石组胆囊粘膜不典型发生率及AgNOR数目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一经诊断为充满型胆囊结石,特别是中老年肥胖妇女,应早期手术切除病变胆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锥颅术配合平肝逐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微创锥颅术后配合平肝潜阳、活血化瘀药平肝逐瘀汤,对照组采用微创术及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诊疗初步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对15例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B细胞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脑深部组织如基底节区、小脑半球等,肿瘤T1加权像多为等或低信号,R加权像多呈高信号,也可以为等信号,DWI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病变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有多个小突起,似树枝状改变。10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5例行组织活检.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14例行直线加速器电子线放疗及激素治疗,1个月后复查提示肿瘤明显变小;1例术后放弃放疗,给予激素治疗,肿瘤明显变小,但易复发。结论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及树枝状改变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特征,缺乏特异性;MRI表现及诊断性激素治疗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后行激素及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肿瘤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邱修辉  罗毅  黄勤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39-3240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8例垂体瘤手术中,采用深圳安科公司的ASV610型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所有手术经鼻蝶入路,并用以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8例垂体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中定位准确,无损伤,无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4 例,时间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中,神经导航系统可指引手术,减少损伤,尽可能彻底地切除肿瘤。[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在难治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所有7例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均采用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对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球囊闭塞试验阴性,闭塞后30rain无异常临床表现,健侧颈内动脉造影时,两侧大脑半球静脉同时显影。行椎动脉造影时,惠侧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静脉同时显影,行球囊闲塞颈内动脉治疗;另有1例球囊闭塞试验阳性,球囊闭塞试验显示闭塞侧大脑皮层静脉显影晚于造影侧大脑皮层静脉显影1s以上,而改行其他方法治疗而愈。术后3-6个月随访,近期无并发症。结论: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简单、易操作,能预示永久性颈内动脉闭塞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例逐年增多,随着CT及MRI的普及应用,使该病的早期诊断率逐年提高,而以脑室系统大部或完全铸形的重度脑出血,临床上也不少见,此类患者过去治疗采用单侧脑室外引流,不能很快地排出脑室内积血,而且有时引流不畅,致使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很高。笔者收集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在2004年8月至2005年4月期问收治的病人24例,应用双腔管行双侧脑室穿刺及脑室内定时滴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  相似文献   
7.
邱修辉  罗毅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10-271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机制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8例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18例患者出院时均治愈,出院后随防3个月,精神障碍无一例复发。结论:颅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一般为颅内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积极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垂体转移癌是指颅内或颅外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垂体区域,包括垂体前后叶、垂体硬膜、蛛网膜、鞍膈等,是十分罕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可发生以乳腺癌、肺癌及甲状腺癌[1]转移,肝癌转移至垂体腺,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结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毅  叶远良  邱修辉 《山东医药》2009,49(17):113-114
垂体腺瘤属内分泌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虽然绝大部分属良性肿瘤,但肿瘤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破坏正常结构,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现就其MRI的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引流管位置对脑复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引流管位置进行分组。比较每组脑复张程度及远期血肿复发情况。结果引流管位于血肿前上方者(A组)27例,脑复张良好25例,差2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前下方者(B组)22例,脑复张良好15例,差7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后上方者(C组)16例,脑复张良好11例,差5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后下方者(D组)13例,脑复张良好8例,差5例;引流管位于血肿前方者术后血肿复发3例,位于血肿后方者术后血肿复发7例,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将引流管头端位于血肿前上方可促进脑复张,引流管头端位于血肿前方者能减少术后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