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应用CT密度差后处理技术早期诊断大脑中动脉 (MCA)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对临床考虑为MCA梗死 ,发病 1~ 3h患者行CT扫描 ,随机分为两组 ,用密度差后处理组 5 0例 ,不用密度差后处理组 5 0例 ,于发病 2 4h后进行CT跟踪观察。结果 应用密度差后处理组 ,梗死后 <6 0min、6 0~ 119min、12 0~ 180min确诊例数分别为 1例 (1/ 7)、2 9例 (2 9/ 32 ,90 .6 % )、11例 (11/11) ,而不用密度差后处理组只在发病 12 0~ 180min确诊 2例 (2 / 11)。结论 利用CT密度差后处理技术能对MCA梗死的患者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3.
赵欣春  崔世民 《天津医药》1998,26(2):106-106
小脑幕疝引发大脑后动脉(PCA)供血区梗死是颅脑损伤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3%,死亡率52.6%,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我院1989年至1997年3月收治的1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老年性血管性痴呆 (VD)与脑白质疏松症 (LA)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4例 6 0岁以上LA患者的临床及CT和 /或MRI进行 3年跟踪观察 ,应用分级法观察LA的损伤程度 ;应用MMSE和Hachinski量表诊断VD。结果  5 4例LA患者损伤程度Ⅰ~Ⅲ级变化分别为第 1年 34、14、6例 ,第 2年 17、19、18例 ,第 3年 8、17、2 9例。患老年性VD者第 1年 6例 ,第 2年 13例 ,第 3年 33例 ,平均年增长率为 32 %。结论 LA是老年性VD发生的早期危险信号 ,LA的损伤程度与老年性VD的发生呈正相关 (r=0 .82 ,P <0 .0 5 ) ,应当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CT估价颅内压的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CT对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ICP)估价。方法:对100例颅脑损伤后患者行CT扫描,分析其CT变化特征,对ICP进行估价,并与ICP监护值对照。CT变化特征估价内容:脑室、脑池大小形态,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占位性损伤病灶大小。结果:下列CT改变可估价ICP:(1)实质内血肿破入脑室,继发性梗阻性脑积水ICP显著升高;(2)三脑室、基底池受压或消失ICP明显升高;(3)侧脑室受压ICP可升高;(4)中线结构移位大于5mm时ICP升高;(5)占位性损伤灶体积小于20ml时与ICP升高程度无明显关系,体积大于20ml时与ICP升高程度相关。结论:通过CT变化,能够估价颅内压,并以此指导治疗,判断愈后。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0例病因及CT估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影像所见与临床对照分析,明确SAH的病因及CT对其估价的方法。方法 本组对1000例患者于发病后3天内行CT检查,并证实为SAH,均在发病后3天~2周内行DSA检查,明确SAH的病因与病变的位置,与CT所见对照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SAH的病因:(1)动脉瘤55%;(2)动静脉畸形21%;(3)高血压动脉硬化13%;(4)其它8%;(5)原因不明3%。CT对SAH病因及病变位置的估价正确率平均为80.52%。结论 明确SAH的病因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CT能对SAH的病因及位置进行估价。  相似文献   
7.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与脑白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痴吊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血管生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而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是血管性痴呆的亚型之一,占血管性痴呆的75.92%;在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患中,脑白质疏松症(leukoraiosis,  相似文献   
8.
赵欣春  张平 《天津医药》1998,26(4):215-217
用CT对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ICP)估价,方法;对100例颅脑损伤后患者行CT扫描,分析其CT变化特征,对ICP进行估价,并与ICP监值对照,CT变化特征估价内容:脑室,脑池大小形态,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占位性损伤病灶大小,结果;下列CT改变可估价ICP。1.实质内血肿破入脑室,继发性梗阻性脑积水ICP显著升高,2.第三脑室,基底池受压或消失ICP明显升高,3.侧脑室受压ICP可升高.4,  相似文献   
9.
赵欣春  于兰  曹津晶 《天津医药》2003,31(5):307-309,F003
目的 :对溶栓时间窗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 :雄性大鼠56只 ,采用线栓法建立中动脉栓塞模型 ,并分别于栓塞后1 ,2 ,3,4 ,5 ,6h使其再灌注 ,于再灌注后的24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法 ,对神经元凋亡细胞染色、计数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再灌注后其凋亡细胞密度0 102mm2分别为(37±6 95)、(19±2 93)、(21±4 47)、(26±4 24)、(52±6 44)、(61±5 91)。结论 :脑梗死最佳溶栓时间窗为2~4h。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HP—CagA)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10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均行HP—CagA—IgG抗体、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脂、血纤维蛋白原(Fbg)测定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P—CagA—IgG抗体阳性率(65%)高于对照组(38%),HP—CagA-IgG抗体阳性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狭窄阳性率及血CRP、血Fbg水平均高于HP—CagA—IgG抗体阴性的脑梗死患者。结论:HP—CagA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可能为脑梗死的又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