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高密度异物(鱼刺)的CT诊断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CT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食管异物10例(均为鱼刺),均行常规CT平扫,必要时加CT薄层扫描,再将CT征象与手术及内镜结果比较结果10例食管异物(鱼刺)均为CT所显示,呈大小、形态不一的稍高或高密度影,其中合并食管出血2例,黏膜下血肿1例,脓肿3例及脓胸1例结论常规CT扫描及薄层扫描在食管异物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占位病变的CT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8例椎管内占位病变(包括椎管内肿瘤24例、蛛网膜囊肿2例、硬膜外脓肿和椎同盘突出各1例)的CT表现。着重讨论了造影剂增强CT的特征。大多数增强CT可显示肿块的轮廓,有助于肿块定位。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增强CT表现类似,但雪旺氏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脓肿具有增强CT特征;同时还对脂肪瘤、脊膜瘤和蛛网膜囊肿的增强CT特征进行了探讨。增强CT定位困难时,CTM可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分析20例空蝶鞍综合征(ESS)的MRI表现和其中16例的内分泌改变。结果16例ESS均有内分泌功能异常。MRI表现有蝶鞍充满长T_1和长T_2的脑脊液;垂体受压至鞍底,冠状位呈“锚”状,矢状位呈“新月”状;垂体柄延长。结果表明ESS常具有内分泌功能紊乱,MRI对ESS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和出血性脑梗死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缺血性脑中风的扩散特性及其影像表现。方法 25例缺血性脑梗塞患者。22例脑内血肿患者和5例混合性脑中风患者采用MRI常规扫描和进行扩散成像(DWI)和表现扩散成像(ADC)。重点分析脑出血和出血性脑梗塞的DWI和ADC的表现。结果 25例急性脑梗死DWI表现为高信号区域,ADC表现为低信号区;脑内血肿患者,其中1例超急性和2例急性期血肿DWI上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8例亚急性早期DWI呈低信号,3例亚急性中晚期DWI呈高信号,其ADC均呈低信号;4例慢性早期DWI中央呈高信号,周边呈低信号环,ADC呈低信号;4倒慢性后期DWI呈低信号,2例ADC呈低信号,2例ADC呈稍高信号。5例混合性脑中风DWI既有梗死的高信号,又有不同时期血肿的稍低和低信号。结论 DWI能反映不同脑中风的扩散特性,血肿的DWI还与其演变成分相关。DWI对脑血管意外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磁共振成像能在脑结构及功能方面揭示抑郁症患者存在的脑组织异常,并对治疗效果起到评估作用。本文综述了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评价抑郁症的研究近展。  相似文献   
6.
7.
脑肿瘤以颅内压增高(即成人颅压>1.96 kPa或200 mmH2O)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为特征,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常规MRI可显示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界、内部信号以及强化形式、病灶周围有无水肿,还可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大多数颅内肿瘤定位及肿瘤范围的判断优势明显,但定性诊断仍存在困难,尤其有时与脑内其它占位性病变存在相似的影像表现,常难以早期定性分析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经临床及MRI确诊的椎体压缩骨折152例393个压缩椎体.其中良性压缩骨折225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168个椎体,分析比较病变压缩椎体外形,骨髓信号改变,椎弓受累,椎旁软组织影及增强后改变的磁共振影像特点.结果 本组病例中,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呈凹形占63%,恶性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倒楔形占98%;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2.4%后缘成角,恶性压缩骨折79.1%后缘圆隆;良性椎体压缩骨折60.8%T1WI序列呈不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55.3%呈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多累及附件及椎旁软组织,增强后呈不均强化.结论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能准确鉴别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9.
CT血管造影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CTA的成像技术和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择一定扫描参数,造影剂的应用方法和血管重建方式进行了36例不同部位的CTA成像,并按标准对CTA图像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本组I ̄Ⅱ级优良图像约占91%,尚能诊断的Ⅲ级约9%。结论:恰当地使用CTA成像技术,能获得满意的CTA图像。CTA是一种成功的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扫描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扫描和临床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32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行乙型肝炎全套检查,25例行甲胎蛋白(AFP)检查,8例行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A242检查。结果 9例动脉期病灶周边呈花边样、环状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进一步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坏死;14例动脉期周边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向心性强化,伴病灶内及周围胆管扩张;4例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肿块主要向肝外生长,1例表现为肝内多发肿块及结节,明显强化;3例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未见明显肿块。10例合并胆管结石,25例AFP检查为阴性,8例肿瘤CA19-9、CA125及CA242均有明显升高。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对其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