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理荣  范昭豪  陈超  冯婉霞 《海南医学》2013,24(21):3251-3254
目的 调查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症患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顺德区大良社区的COPD稳定期患者13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应用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吸烟状况、社会保障、自理能力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7.7% (75例)的患者患有抑郁症状,仅有12例自知患有抑郁症,无一例要求进行心理干预;与无抑郁症状的COPD患者相比较,在社会保障、生活自理能力、病情严重程度分级3项间存在差异P值均小于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女性及吸烟是COPD患者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 稳定期COPD抑郁发生率高,但关注度非常低;呼吸困难、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医疗保障对COPD抑郁发生率有影响,而性别、吸烟状况是伴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6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例,研究组口服度洛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w末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1w末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显著,与帕罗西汀相当,但起效更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研究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研究组治疗第1w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其他时点评分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发生在治疗初期,并随着治疗的延续逐渐减轻或缓解。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均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文拉法辛缓释剂起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珠三角地区普通人群饮酒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珠三角地区普通人群的饮酒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定式问卷调查珠三角地区3340人的饮酒状况。结果酒依赖的时点患病率普通人群总体是6.0%,其中男性为8.1%,女性3.6%,单因素分析显示,重体力劳动者、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无业人员、退休人员、科技人员和行政人员酒依赖发生率高;年轻人、离婚和分居依赖发生率高;经济收入对酒依赖的影响退居次席。Logistic回归分析年饮酒量、职业、受教育年限、婚姻、性别、年龄、经济收入等因素都相继进入酒依赖的回归方程。结论珠三角地区酒依赖问题形式相当严峻,影响着该地区人民的身心健康,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8w。采用潘氏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w末两组潘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4w末起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同期组间潘氏量表评分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2w末起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对照组较研究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表现存有异同。结论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经济,疗效虽然稍逊于利培酮,但对临床选择用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结合心理辅导的综合方式对社区高血压干预效果.方法 在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个社区中,随机抽取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2011~2012年)的观察,比较健康促进结合心理辅导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 干预2年后,患者血压平均值明显下降,收缩压由干预前(153.50±18.00)mrn Hg下降至干预后(130.95±13.56)mmHg,舒张压由干预前(83.46±11.05)mmHg下降至干预后(69.21±9.3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相关行为的改变均优于干预前(P<0.05);高血压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评分由干预前(12.37±1.22)分降至干预后(5.46±0.91)分,其中,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健康促进的基础上并利用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8例SAP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组64例,治愈61例,治愈率为95.31%,死亡3例,占4.69%,死亡主要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和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各1例。手术治疗组64例,治愈53例,治愈率为82.81%,死亡11例,占17.19%,死亡原因主要是MODS、胰腺坏死感染、腹腔脓肿和消化道瘘。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AP赶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高危急腹症,应视病情的轻重,正确把握SAP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可提高治愈率,并有效地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蔡理荣  陈兴亮  卢卫国 《新医学》2013,(12):836-839
目的:了解顺德伦教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探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对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效果。方法在顺德伦教镇辖区内的居民健康档案中,随机抽取3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年(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的健康素养干预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素养水平、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得分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13.67%,项目实施后,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上升到32.33%,干预后患者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饮酒率下降(P<0.05),参加体育锻炼率高于干预前(P<0.05),坚持服药率上升(P<0.01),定期测血压率由33.7%上升到94.3%(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积极干预后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对社区高血压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症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OMT基因多态性分布。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患者组的症状表型。结果COMT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1),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均〉0.05);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基因型在HAMD24认知障碍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均〈0.05);患者组基因型A/A与认知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负相关;等位基因A与绝望感呈负相关(r=-0.220,P=0.028);等位基因G与认知障碍(r=0.210,P=0.036)、绝望感(r=0.331,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提示COM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症状表型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社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佛山市顺德大良社区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结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组,n=38)和常规康复组(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脑卒中常规社区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社区康复基础上接受积极的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月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社会功能活动问卷、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社区康复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FMA、B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总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HAMD评分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社区康复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