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肢体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肢体康复治疗。分析手术时机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特点,以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康复后效果。结果术后六个月以改良ADL分级法评价患者预后,I级14例,II级18例,III级2例,IV级3例,V级1例。其中良好生存32例,占84.2%;重残或植物状态生存6例,占15.8%。疗效良好。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肢体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2.
葛留锁  解飞  桑林  郑重  周峰  马延山 《山东医药》2009,49(13):58-58
2002年7月-2008年7月,我们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术加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治疗高血压内囊出血患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6例脑瘫性下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SPR治疗和康复训练,并采用相应量表评估病人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406例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8.8个月。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378例(93.3%),维持术前水平28例(6.7%);肌张力缓解362例(89.2%),维持术前水平44例(10.8%);步态功能改善370例(91.3%),维持术前水平36例(8.7%);生活质量提高378例(93.3%),无明显改善28例(6.7%)。术后发生下肢感觉障碍54例(13.3%),肌力下降72例(17.7%),一过性尿潴留9例(2.2%),一过性体温升高31例(7.6%)。结论 SPR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掌握适应证且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症状学、头皮脑电图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设计SEEG电极的植入方案,并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放电情况明确致痫灶的分布,根据其结果采用SEEG电极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结果5例患者共植入23根电极,植入后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时间为9~27个月,其中4例癫痫发作消失(Engel分级Ⅰ级),1例毁损术后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善(Engel分级Ⅳ级)。所有患者在射频热凝毁损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对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术前对73例颞叶癫痫患者行长程视频脑电图和MRI明确病灶,44例行颞叶部分切除+海马杏仁核部分切除术,7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22例行病变切除+周围皮层电灼术。记录术后2周内疾病发作情况及术后2周时脑电图情况;术后1a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周内临床发作3例,均为小发作,术后2周时脑电图均未见棘波、棘—慢波、棘—尖波等痫样放电。术后1a疗效满意49例,显著改善15例,良好9例。结论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效果良好;术前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测和头颅MRI检查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长骨骨折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100例长骨骨折病例进行总结与探讨。方法 1997年7月-1999年10月,通过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长骨骨折100例。其中胫腓骨中段25例,中下段35例;股骨中段31例,中下段9例。结果 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周,根据Johnenand-Wruh标准优98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8%,无1例骨折不愈合。结论 带锁髓内钉是治疗长骨骨折较理想方法,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僵直少。但其在手术适应症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对于其特有并发症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的376例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立即与随访期间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22.4个月,100.0%患者术后立即感觉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3.2%。术后3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为76.3%,术后12个月为84.4%。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3.2%。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者54例(17.5%),肌力下降者48例(15.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肢体痉挛复发者15例(4.9%)。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状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我科住院的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27例,对行完整切除海绵 状血管畸形病灶(包括病灶周边的胶质瘢痕层和含铁血黄素层)和完整切除海绵状血管畸形病灶+ 皮层热灼治疗患者的癫痫预后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 ①完整切除病灶+皮层热灼术患者的癫痫预后明显好于仅完整切除病灶的患者(P =0.036)。 ②癫痫患病病程不足1年患者预后明显好于癫痫患病病程超过1年的患者(P =0.022)。③性别、年龄、 病灶所在脑叶、癫痫发作形式、术前是否应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及术后功能状态 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对癫痫预后无显著影响。 结论 对于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应早期进行手术。术中应完整切除海绵状血管畸形病灶 (包括病灶周边的胶质瘢痕层和含铁血黄素层),同时行皮层热灼术  相似文献   
9.
桑林  郑重  周峰  解飞  葛留锁  马延山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73-2475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PEG)与经鼻胃管(NGT)肠内喂养在颅脑损伤后昏迷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伴吞咽困难患者60例,分别采取PEG与NGT肠内喂养各30例,比较分析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肌围、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4项营养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低蛋白血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PEG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G肠内喂养在改善颅脑损伤后昏迷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腰骶段SPR手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改良腰骶段SPR手术治疗的279例病人下肢痉挛状态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8.8个月。98.6%患者术后立即感到痉挛状态缓解,术后发生下肢麻木56例(20、1%),肌力下降51例(18.3%),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2.1%。术后2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为68.7%,随访期间为87.8%。术后一过性尿潴留5例(1.8%),术后无尿失禁,随访期间均无发生。术后体温一过性升高21例(7.5%),无1例椎管内感染,随访期间无椎体滑脱病例。结论:改良腰骶段SPR手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一改传统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的缺点,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