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经梅毒(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4 神经梅毒的临床类型4 2 晚期梅毒分型三期神经系统实质梅毒 ,或晚期梅毒 ,可分为以下各型 :4 2 1 麻痹性痴呆此即慢性梅毒性脑膜炎。本病的潜伏期较长 ,一般发病于初期感染后的 15~ 2 0年 ,亦有长达 30年者。由于其潜伏期长 ,很难将其与梅毒联系起来 ,经多少学者的苦心钻研 ,始知本病为晚期梅毒的表现。直到 1913年野口氏在病人脑中找到梅毒螺旋体 ,才完全证实本病即由梅毒螺旋体引起。本病约占有所有梅毒患者 3%~ 5 % ,解放前占我国精神病院患者的 10 % 〔3〕,解放初期 ,占北医精神病院患者中的 1 2 3% 〔4〕。发病年龄以 30~ 5…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以神经精神障碍作为首发症状的胰岛素瘤10例,并讨论了低血糖和神经精神症状的关系,提出在诊断方面应注意病史特点,强调了临床表现,症状发生和空腹饥饿、劳累的关系以及给葡萄糖后可使症状缓解。多次空腹及发作时血糖和胰岛素测定为重要的诊断依据。本病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3.
报告一例免疫功能缺陷伴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神经系统多处损害的患。患56岁,男性。有持续不规则发热,三个月体重进行性下降最后成为恶液质。神经系统的损害包括多发周缘神经病,腰骶神经根炎并有脑梗塞及可疑的脊髓损害。患病过程中出现低钠综合征、疱疹及小肠穿孔。手术切除一段小肠。病理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溃疡性小肠炎伴穿孔及肠壁淋巴组织高度萎缩。实验室检查血清HIV抗体为可疑,CD4/CD8=0.73(正常值1.5~2.5)。作复习了有关献,认为该病人,除可诊断AIDS外,其它诊断均较困难。血清学检查不完全支持是否存在HIV突变而对原有的检查抗体方法不敏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正> 梅毒是性病的一种,其危害性极大,不仅个人受累,且可传给配偶,殃及子孙。 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梅毒在我国消声匿迹,当它死灰复燃时,人们因对它认识不清而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也有少数人对其过分担心,本来并未感染上梅毒,却感到自己是梅毒患者,到处求医,甚至惊惶失措,成为“梅毒恐怖症”患者。为此,作者对梅毒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人们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脊髓灰质炎临床呈典型经过的易于诊断,其经过不典型的及时诊断较困难。自解放以来由于作了大量的预防工作,本病的发病率大为减少,已很少见其流行,但仍有散发,经过常不典型,其中成年和老年人并不少见。我们遇到三例,临床经过均不典型,只有一例为儿童,现将临床经过和病理报告于下,供同道参考。例一、男,4岁,住院号240025,于1980年8月12日住院。于住院前两天患儿精神不振,体温37.5℃,次日出现气喘,烦燥,嗜睡,偶尔说胡话,又一日精神越发萎糜,入院。以往身体健康,预防注射史不详。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尿嘧啶核苷针剂肌肉注射,每日100毫克,连续注射3个月,治疗5例假性肥大型和4例面肩肱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随访5个月到1年。5例假性肥大型有明显近期疗效,4例面肩肱型2例略有进步,2例无效,文中提出本病为家族遗传性疾病,用核苷,核酸等治疗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病是否为核苷,核酸等代谢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7.
两年中Mayo chinic见到13例非外伤性颈内动脉夹层,其中有5例以同侧头,面部疼痛及霍纳氏综合征为起始症状,5例中有1例发生卒中,出现了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其余4例仅见不全的霍纳氏综合征.所有5例均有单侧头痛,起始于额,眶或眼眶的周围部分,并伴有同侧瞳孔小,眼睑下垂,但无面部汗分泌障碍,头痛为持续性,非搏动性,但严重程度不等,第1,2,3,例尚有同侧头部的压敏,第4例有失语,脑血管造影可见第1,2例血管的多处均受犯,管腔很不规律,示动脉有特发性退行性病变,第4例似由胶原—弹力纤维的病变所致,脑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于1893年由 Marie 氏首先命名,故亦称 Marie 氏共济失调。本病为显性遗传,一般于20~40岁发病。临床所见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可合并锥体束征、眼肌麻痹等体  相似文献   
9.
振动觉是人体深感觉的一种,在神经系统临床检查中是必检的项目之一,它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定位。在深感觉中振动觉的敏感度较强,罹患时易于先表现出来,目前临床上检查振动觉一般仍用音叉,很难精确的判定振动觉损害的程度,更难以定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同个体对振动觉的敏感度差异相当大,音叉对此衡量更困难。因此我们制出一台振动电测仪(以  相似文献   
10.
王芷沅 《友谊医刊》1998,21(2):1-12,25
提纲 1.儿童和学生时代(1917-1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