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移植在胚胎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预移植在胚胎移植中的作用。 方法 :在超声波引导下胚胎移植 114个周期 ,其中 10 1个周期进行预移植。比较预移植与未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按预移植与实际胚胎放置深度差值分组 ,并比较两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结果 :预移植周期与未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5 9.4 1%和 6 1.5 4 % ,35 .81%和 31.4 3% ,P均 >0 .0 5 ) ;按预移植与实际胚胎放置深度差值分组后 ,两组妊娠率和种植率统计学差异也无显著性 (6 1.5 4 %和 5 8.6 7% ,4 0 .79%和 34.0 9% ,P均 >0 .0 5 )。 结论 :在胚胎移植技术中 ,预移植不能准确指引胚胎移植深度  相似文献   
2.
鸦胆子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40例锦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妇产科(121001)王玢锦州市中医院皮肤科(121001)王玫我们自1995年8月采用鸦胆子油外敷并肌注α-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3.
抵抗素及其结合多肽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糖摄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抵抗素及其结合多肽(RBP)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糖摄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L6)随机分为对照组,抵抗素(10 nmol/L)组,RBP(1 nmol/L)组、抵抗素(10 nmol/L) RBP(1 nmol/L)组,培养0.5 h后,液闪计数法(LSC)观察L6细胞糖摄取功能的变化,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基因的表达及转位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抵抗素组糖摄取功能下降,RBP组及抵抗素 RBP组糖摄取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与抵抗素组相比,抵抗素 RBP组糖摄取功能明显上调(P<0.05)。4组L6细胞的GLUT4基因的蛋白表达及转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抵抗素能抑制骨骼肌细胞的糖摄取;但对正常骨骼肌细胞糖摄取功能无明显影响;RBP但能有效拮抗抵抗素抑制骨骼肌细胞糖摄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监测在不同剂量调控下CC+HMG诱导多囊卵巢患者卵泡发育与排卵结果 的比较。方法 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5例需促排卵的多囊卵巢患者,根据药物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加量组(40例)和低剂量加量组(35例),通过CC联合HMG step—up—down方案进行卵泡诱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超声监测表现为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卵泡黄素化未破和小卵泡或闭锁等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66.7%、21.3%、12.0%;常规加量组中9例多枚(≥3枚)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比例为33.3%;低剂量加量组中3例多枚(≥3枚)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比例为13.0%。结论 对于自然周期监测排卵卵泡发育不良及排卵异常的多囊卵巢患者进行CC联合HMG促排卵治疗,每次加量增加半支尿促性素(HMG)的组可以较好的控制优势卵泡发育个数,从而减少多枚(≥3)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的比例,降低多胎及腹水的发生风险。临床中对于药物诱导卵泡发育与排卵过程中实施超声检测,能够准确的观察卵泡生长,并指导临床合理的给药,促进卵泡的更好成熟与排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在行机械通气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其吸痰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关于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最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46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可降低吸痰时颅内压(MD=-3.46,95%CI:-4.85~-2.08,P<0.001)和吸痰后5 min的颅内压(MD=-3.33,95%CI:-3.92~-2.74,P<0.001),并增加血氧饱和度(MD=3.95,95%CI:3.28~4.62,P<0.001)、提高动脉血氧分压(MD=19.06,95%CI:12.97~25.15,P<0.001)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RR=0.21,95%CI:0...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结果:3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ABO血型的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PCO/PCOS)不孕症患者在IVF-ET过程中的卵巢反应及临床结局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采用长方案降调节行IVF-ET治疗不孕症的PCO/PCOS患者3 918例(共3 918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血型不同分为O、A、B、AB型4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基础E2水平、HCG扳机日E2水平、优质胚胎数、Gn天数、Gn总用量、迟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健康婴儿出生率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型血患者获取的成熟卵母细胞数、早发型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血型组(P0.05)。结论 A型血PCO/PCOS患者卵巢反应性可能较其他血型患者更高,获取卵母细胞数较多,更易发生早发型OHSS。  相似文献   
8.
王晓峰  倪毓辉  王玢  张敏  郭锡熔 《江苏医药》2008,34(2):129-130,F0002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中OPN的表达.结果 OPN 在60例结肠癌及50例癌旁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1.7%和14.0%(P<0.05).结肠癌组织中OP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相关 (P<0.05).结论 OPN在结肠癌中呈高表达,且在结肠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玢  罗非  韩济生 《针刺研究》2001,26(3):232-233
复吸是戒毒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寻找有效的防治复吸的方法 ,是摆在神经科学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本实验室已经成功建立了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消退 重建模型。本工作在大鼠建立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消退之后 ,用足底电击 (0 .5mA ,0 .5secon ,1 0~ 70secoff)或小剂量吗啡点燃 (0 .2 5mg/kg ,s.c.)诱发重建前在检测前 1 8hr,分别给以 2Hz、2 / 1 0 0Hz及 1 0 0Hz的电针处理。结果发现 ,低频电针 (2Hz、2 / 1 0 0Hz)可完全阻断药物点燃和应激 (间断、随机、不可躲避的足底电击 )…  相似文献   
10.
睾丸精子行ICSI改善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治疗结局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利用睾丸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液或附睾液精子畸形率≥99%)的可行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严重畸形症精子患者(附睾液精子,n=4;精液精子,n=1)利用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的临床资料,并比较睾丸精子组与非睾丸精子组(附睾液精子和精液精子)之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以及种植率的差异。结果:5例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取精液精子或附睾液精子行ICSI治疗后无1例妊娠,而改用睾丸精子行ICSI治疗后4例成功妊娠。睾丸精子组与非睾丸精子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睾丸精子组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显著高于非睾丸精子组(P<0.01)。结论:对应用附睾精子或精液精子行ICSI治疗失败的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改用睾丸精子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