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免疫学机制。对382例MG患者在漏尼松中剂量冲击,小剂量维持疗法治疗前后,检测酰胆碱受体抗炎(AchRab),突触前膜抗体(PsMab),单个核细胞亚群(PBMC),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β2-微球蛋白(β2-m),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MG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前后多项免疫指标有显著性的变化。为泼尼松治疗MG提供了评定疗效的免疫学指标,进一步阐明了MG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症肌无力 (MG)免疫疗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 2 385例重症肌无力大样本基础上 ,对不同免疫疗法进行疗效评估 ,并设相应对照组。结果 泼尼松中剂量冲击、小剂量维持疗法治疗 60 0例MG患者 ,总有效率为 94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胸腺切除治疗MG ,按围术期处理后 ,死亡率和近期加重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按患者情况选用不同的免疫疗法 ,可获较好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MG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amoxifen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SCI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只,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探讨各组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情况,采用伊文思蓝定量测定法观察SCI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BSCB)的变化。结果:SCI后小胶质细胞明显活化,并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IL-16,BSCB的通透性也显著升高;干预组大鼠给予tamoxifen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小胶质细胞活化受到抑制,IL-1β的产生有所减少,BSCB的破坏也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Tamoxifen可以减轻大鼠SCI后炎症反应,促进血脊髓屏障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血清剥夺致PC12细胞死亡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清剥夺致PC12细胞死亡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含5%和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PC12细胞死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随着血清浓度的下降。PC12细胞死亡或凋亡增加,同时,S期的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G2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在含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更加明显。结论 ①PC12细胞经血清剥夺培养后产生的损伤可能引发了细胞周期阻滞,当损伤未得以及时修复时,导致细胞凋亡。②在细胞周期和细胞死亡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抑制剂olomoucine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机械损伤后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纯化的AS物理损伤模型(划痕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划痕组和干预组,划痕组和干预组均继续培养,干预组给予olomoucine干预。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损伤后BrdU表达;利用Westernblot印迹分析损伤后PCNA、p27的表达。结果:划痕损伤刺激12h开始出现损伤边缘区AS胞体肥大、数目增加,BrdU阳性细胞比率和PC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p27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干预组的BrdU阳性细胞比率和PCNA表达水平较划痕组明显减少(P<0.05),p27表达上调(P<0.05)。结论:损伤刺激可促使AS发生反应性胶质增生,CDK选择性细胞周期抑制剂olomoucine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其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侧脑室持续注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以观察SDF-1对脑内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8周龄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和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对照组和SDF-1α干预组,分别予以侧脑室注射SDF-1α和PBS,1周1次,连续注射4周和8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内可溶性Aβ的水平,采用Wse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水平。结果 SDF-1α侧脑室注射后APP/PS1小鼠脑内可溶性Aβ-40和Aβ-4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APP/PS1小鼠及WT小鼠脑内Iba-1水平较对照组增加。结论 SDF-1α侧脑室注射可能减少APP/PS1小鼠脑内可溶性Aβ的水平,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SDF-1α增加了脑内小胶质细胞由外周向中枢的募集,从而促进Aβ的吞噬清除。动员与趋化骨髓来源的小胶质细胞可能成为治疗AD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缺血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急性脑出血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动态观察了54例急性脑出血和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浆渗透压,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头颅CT的改变。结果:脑出血组和脑死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渗透压,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浓度无明显差异,脑梗死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5)。31例脑出血患者治疗两周后复查头颅CT,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新的脑梗死 灶,此4例患者平均年龄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脑出血组(P<0.01),结论:脑出血和脑死是发生于脑血管病变基础上的两个相关联的病变,二者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脑出血发生及演变过程中可继发病脑梗死,而该过程中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能与脑出血继发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脑出血治疗过程 应强调沦的脑功能监测,尽量有脑出血急性期后早期改善脑循环并同时给予脑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测定了201例MG患者外周血RBC-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RBC-IC花环率(RBC-ICR)和5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为MG患者的RBC-C3bRR(7.58±3.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87±5.07%)(P<0.01),RBC-ICR(5.83±4.62%)稍高于正常对照组(5.03±3.84%)(P>0.05),MG全身型组RBC-C3bRR(5.25±1.85%)明显低于眼肌型组(8.59±3.19%)(P<0.01),强的松治疗前组(7.98±4.01%)与治疗后组(11.64±4.35%)有明显差异(P<0.01),强的松治疗前后RBC-IC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MG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与MG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MG的发病不仅有体液免疫功能障碍,还可能有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我们的资料为MG免疫病原学发病机理提供了一项新的实验依据,也可为免疫治疗MG评定疗效提供客观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可能具有诊断意义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73例及健康对照人群血清53例,从血清样本中提取蛋白后,应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 TRAQ)定量分析蛋白组学方法检测2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进行鉴定分析,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进一步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差异表达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之间的关联。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前血小板碱性蛋白(PPBP)表达量较健康对照者升高1.47倍(P0.01);应用western blot验证发现PPB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是健康人群的1.62倍(P0.01)。以通过PPBP表达含量为检验变量,患病与否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AUC=0.7539,95%CI=0.638~0.870(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PPBP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可能是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以及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力求提出量化评定标准。方法:13例发病时间在2~6h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PWI及1HMRS技术,并在2~28d复查T2WI确定最终梗死范围。对梗死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对侧镜像区,测量其扩散变化,血流灌注以及代谢改变。结果:①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值分别为7.01×10-4mm2/s及9.36×10-4mm2/s,rADC平均值分别为0.63及0.87,梗死中心区ADC及rADC均明显降低,缺血半暗带ADC及rADC轻度下降,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PWI显示11例超急性脑梗死存在灌注缺损区或灌注减低区,2例腔隙性脑梗死未见明显灌注异常。③MRS改变为乳酸(Lac)浓度升高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水平降低。④对于PWI>DWI者,ADC值轻度降低(<22%)Lac升高且NAA正常或轻度下降(<14%)的区域可能为缺血半暗带;而ADC值明显降低(25%~53%)Lac升高且NAA明显下降的区域(16%~34%)可能为不可逆损伤区。结论:综合应用DWI、PWI和MRS可发现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