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血管网状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颅内真性血管瘤,本文探讨后颅窝血管网状细胞瘤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3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30例,加重5例,死亡2例。结论:充分认识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正确运用手术处理原则和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诊断和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猪胰弹性酶快速诱导建立兔囊状动脉瘤模型的形态学改变和早期病理学变化,探讨动脉瘤的创伤修复机制,为动脉瘤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方法:应用猪胰弹性酶消化兔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建立动脉瘤模型,3 d、7 d、21 d灌注取出动脉瘤组织,采用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脑血管造影技术研究该模型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发现动脉瘤顶部均有红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消失,瘤壁完全缺失弹力层,载瘤动脉的弹力层在动脉瘤颈部突然消失,动脉瘤内膜逐渐增生,但仍缺乏弹力层,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内膜VonWillebrand因子(vWF)染色阴性。对照组动物均形成动脉残端,动脉残腔内无或少量血栓,血管壁结构完整。造影显示21 d动脉瘤长径(6.40±1.62)mm,宽径(4.41±1.15)mm,瘤颈宽(5.30±2.51)mm,载瘤动脉直径(3.99±1.59)mm。结论:通过简单外科手术方法结合弹力酶消化局部血管壁,可以建立病理学和形态学上与人颅内动脉瘤相似的动脉瘤模型。动脉瘤模型早期存在一定的自身修复机制,内膜逐渐增生,以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为主,未见弹力纤维和内皮细胞增生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人群FUT2、FUT3基因多态性,同时探讨与汉族人群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49例云南地区傈僳族人群,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其Lewis表型;利用直接测序法,对其FUT2、FUT3进行基因检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等位基因频率在傈僳族人群与汉族人群间的差异。结果:149例云南傈僳族人群的各表型频率分别为Le(a-b+)46.3%、Le(a+b-)34.9%、Le(a-b-)18.7%,FUT2基因发现1例白种人中常见的G428A突变,但其与A171G、C357T、A385T、G739A突变同时发生;FUT3基因发现7个突变位点,其中C762A为首次发现的突变位点。单倍体分析显示,除功能性的Le等位基因外,还发现可疑为功能性等位基因Le732(732C>T)1种,非功能性的等位基因8种;云南傈僳族人群与汉族人群比较,Se357、se357,385、se385、se357,571、se171,428,739,960、le59、le1067、le508、le59,508阳性率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国云南傈僳族人群FUT2、FUT3等位基因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为侧脑室肿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胼胝体前入路手术18例,经顶叶皮质入路16例,经额叶皮质入路4例,经颞叶皮质入路4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34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者4例、术区出血3例、继发性脑积水4例、视野变窄2例、短暂性失语1例、癫痫发作3例、偏瘫2例,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患者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5分者35例、4分5例、3分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侧脑室肿瘤常需外科手术干预,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以及是否合并脑积水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巧的提升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 2016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重型PADB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统计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头颅CT检查情况、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等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6个月时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长于保守治疗组。结论 重型PADBS在无瞳孔变化及GCS评分下降的情况下,可密切观察病情下选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系统阻塞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系统阻塞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流系统脑室端阻塞5例,腹腔端6例,泵本身阻塞1例。经再次手术后,12例随访半年至2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分流系统阻塞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注意手术时机、分流管的选择、分流管安放的位置和深度、提高手术技巧、严格无菌操作,以及术前对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成分增高者做相应处理,对预防分流系统阻塞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夏季高热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及综合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及减少如惊厥、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严密观察该科2005年7~9月收治的高热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等变化,并及时行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维护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仅2例发生惊厥(1.6%),1例发生呼吸衰竭(0.8%),所有病例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夏季高热患儿必须严密观察其体温、心率、呼吸、神志、瞳孔等指标,并进行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等综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HBO)治疗前、中、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30例行高压氧和常规治疗(HBO组),20例单纯常规治疗,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于治疗前、中、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结果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ET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BO组在治疗20d后血浆E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浆ET水平,是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 23例,栓塞剂为NBCA或Onyx,栓塞后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4例行咖玛刀治疗。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5例,消失80%以上6例,60%~80%7例,60%以下5例。栓塞后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方法是安全的,可治愈部分cAVM,对于大型、重要功能区的cAVM,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显微神经外科和电生理技术,进行椎板切开复位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痉挛性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行T11~L1椎板切开复位,显微镜下在脊髓圆锥水平将L1~S2神经后根分离成神经小枝,观察电刺激神经后根小枝所诱发的肌肉收缩和肌电图反应,切断异常反应的神经后根小枝.神经后根小枝切断数目不超过60%.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肌痉挛程度立即出现明显下降,随访发现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术后未出鲻现腰椎前凸、畸形及滑脱现象.结论:T11~L1椎板切开复位,脊髓圆锥入路选择性L1~S2神经后根切断,能够有效地控制脑瘫所引起的下肢肌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