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期失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认知功能、作业能力等,非药物治疗失眠疗效逐步受到认可,但目前尚未被纳入军队双向转诊病种范围。本文主要就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作以综述,旨在通过将其纳入双向转诊病种范围,为改善部队官兵睡眠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临床亚型提示不同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不同OSA临床亚型在初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性,但目前国内外缺乏相关研究。目的 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索OSA患者中存在的临床亚型,分析不同临床亚型诊断夜(首次CPAP治疗前)睡眠特征和对首次CPAP治疗反应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唐都医院睡眠中心进行首次CPAP治疗的491例OS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2种临床症状(入睡困难、多醒、早醒、打鼾、憋气、突然憋醒、梦魇、梦话、尿床、睡眠中肢体抽动、晨起头痛、头昏、焦虑、情绪低落、思维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头脑不清、反应迟钝、工作能力减退、心悸、疲劳乏力、白日嗜睡)纳入潜在类别分析模型。比较不同临床亚型症状分布特点、诊断夜的睡眠特征以及首次CPAP治疗反应的差异性。结果 临床亚型数目为4时,模型拟合最佳,分为类别1 “呼吸中断伴白日嗜睡组”143例(29.1%),类别2 “症状轻微组”189例(38.5%),类别3 “日间功能严重受损组”64例(13.0%)和类别4 “合并失眠组”95例(19.3%)。类别2 “症状轻微组”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高,而类别4 “合并失眠组”正好相反。不同临床亚型除外憋气症状,其余临床症状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亚型OSA患者诊断夜的睡眠潜伏期(SL)、N1%、N2%、N3%、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总睡眠时期的比例(RE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亚型OSA患者接受首次CPAP治疗后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N1%、N2%、N3%、REM%、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DI)、血氧饱和度(SpO2)<90%的时间、最低SpO2(LSpO2)、整夜平均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可以将OSA的临床症状分为4种临床亚型,且4种临床亚型首次CPAP治疗反应存在统计学差异。这些发现强调了识别一系列OSA临床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发生情况,以及帕金森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特点。方法共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二和第三部分(UPDRSⅡ和UPDRSⅢ)以及Hoehn-Yahr分期评价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和运动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焦虑和抑郁症状;中文版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筛查量表判断是否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白天过度嗜睡程度;多导睡眠图监测睡眠障碍特征,包括下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肌肉失弛缓。结果 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42例(70%)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PD+RBD组),多导睡眠图监测其异常行为主要表现为上肢伸展抓握、肢体震颤抽搐、发笑、喊叫和怒骂等非暴力动作,仅2例出现暴力击打、蹬踢等异常行为。PD+RBD组患者年龄(P=0.024)、病程8年比例(P=0.000)、UPDRSⅡ(P=0.005)和UPDRSⅢ(P=0.001)评分、Hoehn-Yahr分期2级比例(P=0.007)、焦虑障碍(P=0.044)和抑郁障碍(P=0.001)比例,以及下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P=0.000)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肌肉失弛缓比例(P=0.000)均高于对照组,其中,PD+RBD组有16例(38.10%)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症状早于帕金森样症状5.20(3.91,6.51)年。结论年龄大、病程长、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的帕金森病患者易伴发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多导睡眠图监测对早期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洪伟  江应聪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523-1525
目的探讨颈椎操对飞行人员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2名患颈型颈椎病飞行人员随机分为颈椎操组(52例)和常规组(50例),常规组予以药物、物理疗法等常规治疗,颈椎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俯后仰、左顾右盼、耸肩颈、回环摇头等颈椎操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后,比较两组患者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疼痛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颈椎操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疼痛评分与同期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操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颈椎操可改善飞行人员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并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旨在对比不同量表在筛查临床稳定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的效能,以期找出最优的筛查方案。方法 本研究共顺序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唐都医院神经内科的30例临床稳定期MG患者。使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估嗜睡程度,Stop-Bang量表、柏林量表(Berlin questionnaire,BQ)、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in neuromuscular disease questionnaire-5(SiNQ-5)、NoSAS量表评估睡眠呼吸障碍患病风险。采用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方式,分析5种量表筛查MG患者SDB的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 OC)分析不同量表预测MG患者SDB的区分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各量表筛查结果间的相关性。以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