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观念认为哮喘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狭窄所致,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而近1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因此其治疗重心也从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转向控制气道炎症。皮质激素是强有力的哮喘抗炎药物,β2受体激动剂是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本研究观察了该两类药物对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人类组织相关抗原(HLA-DR)、肺功能最高峰值流速(PEF)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1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全骨髓培养法之间的差异,以期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MSCs分离方法.方法 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分离MSCs,比较用两种方法的细胞形态、MSCs细胞得率及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培养出骨髓MSCs,且获得的第二代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细胞形态均一,为长梭形或三角形.5 ml骨髓细胞分离培养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MSCs细胞总数显著小于全骨髓培养法(t=.639,P<0.01).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全骨髓培养法获得的第二代MSC8 CD29、CD105、CD105、CD34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809、0.659、0.277、0.191,P均>0.05),但前者的HLA-D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5).结论 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较,全骨髓培养法分离MSCs具有培养时间较短,细胞得率较多的优点,虽纯度相对较低,但仍是一种较好的MSCs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音速波状蛋白(Shh)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人骨髓MSCs。采用不同诱导方案诱导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转化后,进行抗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实验组诱导后MSCs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可见NSE、Nestin、GFAP、TH和DAT等神经细胞标志表达;对照组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上述特异性标志物表达均为阴性。实验2组(诱导方案含Shh)与1组(诱导方案不含Shh)的NSE、Nestin、GFAP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2组TH和DAT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h可促进M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4.
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抑菌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的合成及其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 ,并与磺胺嘧啶银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羧甲基壳聚糖银、锌、铈水溶液 (含量为 0 .6 95mg/ml,Ag、Zn、Ce含量分别为 0 .2 5 2× 10 6、5 .2 8× 10 6、2 .15 4× 10 6)对上述 5种细菌 (含量为10 4CFU/ml)杀菌率为 96 %以上 ,与 1.0mg/ml磺胺嘧啶银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5.
病例报告侧1男,4O岁.因发热7d少尿3d病程中曾出现休克,血压0/0kPa,于1998.05.26入院.体检:T36.st,P80次/whn,R24次/whn,BP14/7i5kPa,酒醉貌、颈前、两腋下、前胸、背部皮肤可见点状,条索状瘀点,注射部位(肘部、手背部、下肢)可见大片瘀斑,颜面浮肿,球结膜充血,出血、水肿,软胯见出血点,右肺呼吸音低于左肺.腹部移动性法音阳性,双肾区叩击痛,四肢呈非凹陷性浮肿.尿蛋白十十十,红细胞十十,血常规:红细胞2.ZIx1012/L,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25.9X109/L,淋巴细胞0.46,可见异淋,单核细胞0.1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体外条件。方法: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g·mL-1)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的骨髓中分离出MSCs进行体外扩增。收集第2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逐渐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β-巯基乙醇(BME)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MSCs向神经元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巢蛋白(nse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后的MSCs强表达CD29;较强表达CD44、CD166和CD105;不表达CD45、CD34和HLA-DR。诱导剂诱导后,MSCs分化为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78%的细胞NSE表达阳性;大约51%细胞nsetin表达阳性;所有细胞GFAP均阴性表达。结论:成人MSCs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且具有较高的阳性分化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在视神经脊髓炎及其临床分期中的特点及变化。方法对视神经脊髓炎和健康对照的末梢血中CD4+T细胞内的细胞因子染色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视神经脊髓炎CD4+IFNγ+IL4-细胞在复发期和缓解期均显著增加。结论视神经脊髓  相似文献   
8.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和扩增人BMMSCs。利用扩增后的第2代BMMSCs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的细胞经预处理和预诱导后在含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音速波状蛋白(Shh)的完全培养基中诱导5 h,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标志。结果诱导组BMMSCs经诱导后均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61.00±3.6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14.42±2.74)%],且有相当部分神经元样细胞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9.92±1.29)%];对照组BM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上述特异性标志物表达也均为阴性。结论BMMSCs可跨胚层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胆碱能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
卡介苗不仅被应用于结核病的预防,还应用于哮喘、慢支、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国内外学者以皮内注射卡介苗用于实验性哮喘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卡介苗口服用于哮喘防治国内还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口服卡介苗后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中IL-4、IFN-γ水平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Y_H1/T_H2细胞平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哮喘发病机理,为口服卡介苗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32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皮内注射卡介苗 哮喘组、口服卡介苗 哮喘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ABAD)在缺氧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保护作用,以探讨急性缺氧性疾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①观测缺氧状态下细胞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的COS-1细胞置于缺氧箱诱导缺氧1~16h(氧浓度控制1%~2%),收集细胞,裂解,离心得到蛋白提取液,同时用TRlzol方法提取总RNA;Northern blot法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mRNA的表达水平;15μg总RNA于10%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至尼龙膜,采用QuikHyb快速杂交系统与α-^32P标记的全长ABAD cDNA探针杂交,杂交膜于-80℃放射自显影18h;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蛋白的表达水平:20μg蛋白样品于SDS-NuPAGE胶电泳分离,电转移使样品印迹至尼龙膜上,后者依次与鼠抗人ABAD单克隆抗体(一抗)和兔抗鼠抗体(二抗)孵育,用化学发光法显示印迹条带;②观测上调ABAD表达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影响: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ABAD全长编码序列,PCR产物直接克隆至pcDNA3表达质粒中,构建ABAD-pcDNA3表达质粒;将1μgpcDNA3-ABAD表达质粒DNA用Lipofectmine2000转染剂转染至COS-1细胞株,培养36h。正常对照组则以1μg pcDNA3空载体转染;转染后细胞按上述方法进行缺氧处理,收集细胞,裂解,采用DNA片段化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ABAD正常表达和高表达条件下缺氧诱导的细胞死亡事件。结果与正常表达组相比,ABADmRNA及蛋白水平均于缺氧后1h开始下降,4~8h后显著降低,至16h表达几乎完全消失;提高ABAD的表达可明显降低缺氧所致的DNA片段化水平(P〈0.05)。结论ABAD是缺氧高度敏感性蛋白,同时又是一个对缺氧性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的蛋白。因此,它可望成为急性缺血缺氧性疾病临床监测的一个新指标,并具有潜在治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