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带蒂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对50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作息及饮食指导,合理应用止痛药,维持有效的血容量,观察皮瓣血运,协助进行性恢复性训练等.结果 50例患者移植皮瓣成活率近100%,全部创面被修复.结论 上述护理方法对带蒂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程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43例分为2组,按康复训练程序锻炼的22例为康复组,由专业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渐进性和全面的康复训练;未按程序锻炼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3例患者经随访表明,术后4周屈膝≥90°,康复组100%,对照组71.4%;术后6周屈膝≥120°,康复组86.4%,对照组47.6%;术后8周屈膝≥120°,康复组95.5%,对照组61.9%;术后6个月屈膝≥160°,康复组95.5%,对照组52.4%,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组90.9%,对照组57.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组90.9%,对照组57.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训练程序具有使患者康复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应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运用3D-Slicer软件对颅内血肿和头颅轮廓进行虚拟重建,运用手机Sina软件准确勾画出颅内血肿体表投影,设计合适穿刺路径,进而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并评估术后疗效。结果 18例病人均实现血肿体表定位,工作鞘均能穿刺至预设的血肿位置,经神经内镜观察证实,并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90%13例,80%~90%3例,70%~80%2例,平均血肿清除率为90.3%。无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发生肺部感染2例。根据术后3个月随访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5例,轻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2例。结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可为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提供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的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H-FABP的动态监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收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纳入26、23、2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FABP水平变化,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不同预后患者间(重度残疾、中度残疾、恢复良好)间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差异。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各个时间段血清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间血清H-FABP水平历时性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H-FAB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H-FABP水平最高点出现在入院后1 d。不同预后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预后越差者血清H-FABP水平越低(P0.05)。结论:血清H-FABP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FABP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6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76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对两组入选对象的H-FABP、c Tn I、CK-MB指标水平及研究组的阳性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1研究组入选对象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c Tn I和CK-M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同时与c Tn I、CK-MB比较,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FABP阳性率水平显著升高,血清H-FABP指标检测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疼痛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350例老年病人手术后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病人加强疼痛教育,提高对疼痛的认识.正确评估疼痛,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 病人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病人术后疼痛及时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方素华  黄芳平  林湘燕  林秋喜 《现代护理》2007,13(18):1739-174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程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43例分为2组,按康复训练程序锻炼的22例为康复组,由专业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渐进性和全面的康复训练;未按程序锻炼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3例患者经随访表明,术后4周屈膝≥90°,康复组100%,对照组71.4%;术后6周屈膝≥120°,康复组86.4%,对照组47.6%;术后8周屈膝≥120°,康复组95.5%,对照组61.9%;术后6个月屈膝≥160°,康复组95.5%,对照组52.4%,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组90.9%,对照组57.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组90.9%,对照组57.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程序具有使患者康复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韧带重建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15例关节镜下膝韧带重建患者实施以下的护理措施 :①手术前加强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述此项手术的目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 ,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②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③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患肢制动并抬高约 2 0cm ,以减轻肿胀。④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肢端血运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对症处理。⑤加强引流管护理 ,防受压、扭曲、堵塞。⑥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功能均恢复正常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科学的护理方法对关节镜手术能否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百多邦联合电磁波治疗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感染伤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伤口常规换药法;观察组在伤口清洗基础上涂抹百多邦软膏,再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伤口30~40 min,比较2组伤口治疗效果及治愈天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总有效率87.5%(P<0.05),观察组治愈天数比对照组缩短(6.0&#177;0.3)d(P<0.01),差异呈显著性意义.结论 百多邦联合电磁波治疗感染伤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疼痛护理的质量。方法对350例老年病人手术后疼痛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病人加强疼痛教育,提高对疼痛的认识。正确评估疼痛,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病人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对老年病人术后疼痛及时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