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颅咽管瘤影像学分型与手术入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大多起源于垂体结节部上端的残余上皮,少数起源于鞍内垂体前后叶之间的残余颅颊裂,偶可见发生于鼻腔、蝶窦及蝶骨内。简言之,肿瘤沿着垂体柄和垂体生长,这决定了颅咽管瘤起源部位、生长方式的多样性,没有一种“定式”入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实  相似文献   
3.
细胞黏附分子(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获得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实时定量RT—PCR、S—P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ICAM—1蛋白和mRNA在外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外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ICAM—1蛋白表达分别于伤后6h明显升高.72h达到高峰(P〈0.05),ICAM—ImRNA表达3h即明显升高,72h达最高峰,其后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伤后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对照组高,同时炎性细胞大量聚集。结论大鼠脑外伤诱导了ICAM—1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炎性细胞的浸润可能参与了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将胶原酶用立体定向方法注入鼠脑尾状核后1、4、12、24小时,分别取鼠脑在计算机辅助下计算血肿容量和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血肿容量随注入的胶原酶量的增加而增大,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即同等量胶原酶注入后,血肿逐渐增大,至12小时达最高峰,然后血逐渐减小,与其相适应的病理变化也得到证实。与以前的脑内血肿模型比较,本模型具有血肿发生发展的自然病理过程,可重复性好,为自发性脑内出血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和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颅咽管瘤全切除的显微外科技术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本文报告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28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6月~4年8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CT复查9例均无肿瘤复发。本文介绍手术入路,并着重介绍翼点人路肿瘤切除时所采用的4个解剖间隙,以及各间隙重要结构和切除肿瘤时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 ,以及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30例星形细胞肿瘤手术标本进行检测 ,分别观察了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及bcl 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凋亡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 ,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t=2 .77,P <0 .0 1) ;bcl 2、Bax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0 %和 10 0 % ,其中bcl 2表达强度与凋亡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r=- 0 .92 2 ,P <0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受抑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及间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cl 2基因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抑制作用 ;Bax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节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脑脓肿40例,在切除前,先用自制三通装置穿刺脓肿,并用10%甲醛溶液及庆大霉素溶液冲洗脓腔,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脓壁。随访3~5年,治愈率98.0%(38例),复发1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 (Ang)家族中Ang 1、Ang 2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4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Ang 1和Ang 2蛋白的表达。 结果 Ang 1、Ang 2蛋白在胶质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Ang 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Ang 2蛋白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级、瘤周脑水肿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1)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Ang 2过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和瘤周脑水肿密切相关 ,可能成为判断胶质瘤恶性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ogo-66受体(NgR)存神经元胞膜脂质筏中的定位。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NgR和脂质筏特异标志物穴蛋白(Cavcolin)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上的表达.并用Wcstcrn blot法检测以去垢剂法提取的脂质筏中NgR的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双标显示NgR和Cavcolin的表达部化.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脂质筏中NgR的表达为阳性。结论 在小脑颗粒神经元胞膜脂质筏中有NgR的表达.提示脂质筏有可能促进NgR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按颅咽管瘤发生位置来分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发现将颅咽管瘤划分为4种类型,即:Ⅰ型,鞍内颅咽管瘤;Ⅱ型,鞍上颅咽管瘤;Ⅲ型,室下颅咽管瘤;Ⅳ型,室前颅咽管瘤。结果59例Ⅰ型颅咽管瘤全部采用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全切除率为83.1%(49/59);75例Ⅱ型颅咽管瘤中,74例采用翼点入路,1例采用翼点联合胼胝体入路,全切率为82.7%(62/75);49例Ⅲ型颅咽管瘤,全部采用翼点入路,全切除率为93.9%(46/49);32例Ⅳ型颅咽管瘤,全部采用胼胝体入路,全切除率为93.8%(30/32)。结论按发生位置来分型颅咽管瘤是可行的,并使其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疾病,更有利于在制定诊疗方案和疗效评价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