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NSCs)主要通过旁分泌效应来促进神经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 而不是单纯地替代神经细胞。外泌体是最重要的旁分泌效应介质, 可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参与细胞的通讯而发挥功能效应。本文围绕NSCs来源外泌体对NSCs自身的调节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后续NSCs来源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转染后能表达神经修复功能蛋白的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微球[poly (ethylene glycol)-poly (lactin-coglycolic acid)-BDNF-nanoparticles,PEG-PLGA-BDNF-NPs];探讨其转染外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装载BDNF基因质粒的PEGPLGA纳米微球转染复合体。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纳米微球的形貌,粒度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微球的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纳米微球对BDNF基因质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检测PEG-PLGA纳米微球转染复合体的体外缓释质粒的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纳米微球转染复合体对NSCs形态的影响;并用CCK-8法检测其对NSCs增殖的影响。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NSCs胞吞纳米微球转染复合体后的分泌作用; 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其BDNF的分泌能力。结果 (1)制备了包载BDNF基因的PEG-PLGA纳米微球,微球的粒径约为200 nm,粒径均一;包封率及载药量均较高,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2)分离培养出了具有不断增殖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的NSCs;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3)载BDNF基因的PEG-PLGA纳米微球高效转染NSCs,且转染不会引起显著细胞毒性; 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显示其大量表达BDNF。结论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安全高效的PEG-PLGA-BDNF纳米微球。并首次构建了装载PEGPLGA-BDNF-NPs,能表达具有神经修复功能的BDNF的外源性NSCs系。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