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21篇
预防医学   125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9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启东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启东市2008—2014年梅毒和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启东市报告梅毒1 768例,年均发病率为22.4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淋病216例,年均发病率为2.75/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Ⅱ期梅毒为主,但近年Ⅱ期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隐性梅毒比例上升明显。梅毒男女比为0.86∶1,以40~49岁组人数最多,占21.89%,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38.14/10万。淋病男女性别比为11.42∶1,以20~29岁组最多,占35.65%,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8.00/10万。职业分布均以农民最多,大部分病例报告来自启东市人民医院。结论启东市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疾病防制能力,加大监测力度,控制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2.
胃镜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加大对胃镜室的监督管理力度,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效应①重视专业人才培养,选派胃镜室医务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加强理论学习,系统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最新进展,提高医务人员的严格消毒意识,确保各项消毒制度实施。②改善胃镜室工作条件,配备齐全的先进检查工具,设立专用胃镜,减少交叉感染机会。③严格控制每日检查人数,活检钳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做好胃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患者姓名、使用胃镜编号、清洗、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2胃镜及其附件的…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张蕊  李平  韩灵芝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1-752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肌张力障碍(DT)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总结了对86例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时的术中护理配合,重点为指导患者在术中根据不同毁损靶点的要求配合手术;在静脉麻醉期间做好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在停用静脉麻醉剂期间及时调整体位,根据患者姿势适当约束四肢.本组术中未发生意外,配合良好,症状改善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4.
郑红民  李冰  张蕊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18-1118
为验证国产利培酮(商品名:卓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氯丙嗪为对照进行6周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直接胆红素(DB)、甘油三酯(TG)及三者联合对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将其分为T2DM组(62 例)和 T2DM+大血管病变组(58 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N、DB、TG及三者联合对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非条件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 <0.05);■是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APN ≤ 5.870 nmol/mL时,诊断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8,敏感性为70.7%(95% CI:0.571,0.815),特异性为61.3%(95% CI:0.480,0.713);当DB ≤ 14.205 mol/L 时,AUC 为 0.772,敏感性为 74.1% (95% C...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心导管技术是目前治疗各种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我科采用心脏介入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冠心病17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服用硫唑嘌呤(AZA)中国肾移植患者红细胞(RBC)内活性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嘌呤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89例中国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关联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AZA剂量和TPMT活性对RBC内6-TGNs浓度的影响,并应用SPSS v20.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9例中国肾移植患者RBC内6-TGNs浓度呈非正态分布(P<0.000 1),6-TGNs浓度中位数为167.60(四分位间距,108.10~300.80) pmol/8×108 RBC,个体间差异约24.3倍。关联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TPMT活性对6-TGNs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AZA剂量与6-TGNs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性(rs=0.307 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BC内6-TGNs浓度与AZA剂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TPM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ZA剂量和RBC内TPMT活性协同影响嘌呤类药物活性代谢物6-TGNs浓度,进而影响该类药物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化支撑平台的中医分级诊疗制度运行状况与认知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某医联体内经历中医分级诊疗医生21名、患者18名,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医生对分级诊疗内涵的把握欠全面,对实施方案知晓度率不高、应用率偏低,认为信息平台信息共享程度不够,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度低,满意度高;医患对上转三级医院的选择均存较大差异;医患对分级诊疗制度均支持态度,并提出诸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结论中医分级诊疗制度在宣传、实施方案、信息技术应用、诊疗能力建设、中医药特色发挥等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12~16岁青少年上气道、舌骨及牙颌软硬组织差异及其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具有性别差异的诊疗参考。方法:选择70例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男女比例为1∶1,年龄、垂直骨面型严格匹配。用Invivo 5进行三维重建并测上气道、舌骨及牙颌软硬组织指标,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男、女性患者舌咽体积分别为[(6.68±2.71) cm 3、(5.36±1.73) cm 3, P=0.019],男、女性患者舌骨垂直距离分别为[(101.56±16.72) mm、(92.44±19.11) mm, 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Y轴角、NP-FH、RH、PFH、AFH、FHR、OP-SN、IOB、U1-E、Sn-G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上气道与颌骨有显著相关性,女性上气道与牙齿角度及软组织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男性舌咽体积更大,牙颌软硬组织趋向于 平面平整且上唇及颏部靠前的水平生长型。临床上制定不同性别的诊疗方案时,男性趋向于着重考虑颌骨指标对上气道及舌骨的影响,女性着重考虑牙性指标对上气道及舌骨的影响,旨在逐步建立反映不同性别患者特征的颌骨及牙性指标,为预判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后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改变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麻下乳腺手术使用SLIPATM喉罩建立通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乳腺手术患者30例.记录麻醉诱导后置入SLIPATM前、置入后患者的MAP、HR、SpO2及PETCO2;观察SLIPATM一次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气道密封压、苏醒时间、术后2 h及24 h咽痛发生率.结果:SLIPATM喉罩置入操作的成功率为96.7%,其中,90.0%易于置入,6.7% 略有困难,3.3%明显困难,3.3%置入失败.成功置入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程机械通气.患者术中循环、呼吸均稳定,置入SLIPATM后的MAP、HR、SpO2、PETCO2与麻醉诱导后置罩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 > 0.05),通气道的最大密封压为(27.2 ± 6.1)cmH2O.拔除SLIPATM发现血迹0例,无反流误吸现象,术后2 h主诉咽喉不适2例,术后24 h主诉咽喉不适0例.结论:SLIPATM喉罩操作简便,能很好地维持循环、呼吸稳定,便于呼吸道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