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7例N S C L C患者(其中腺癌161例、鳞癌146例)作为N S C L C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的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详细临床资料信息,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NSCLC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是NSCLC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简单方便、经济无创,对N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干扰素-β(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CINAHL、LILACS、PEDR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截止时间:2014年6月);并通过阅读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联系参与IFN-β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和企业,进一步获取研究信息或未发表的数据。由两名评价人员独立筛选研究、提取研究信息和数据、评价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Version 5.3.3)进行Meta分析,GRADEpro软件评价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偏倚风险)、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证据的间接性和发表偏倚对主体证据质量的影响。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576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初步筛选出26项研究;进一步阅读全文后纳入5项研究(共2129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高剂量IFN-β组1076例、安慰剂组1053例)。所有纳入的研究均为IFN-β单药治疗且随访时间≥1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临床试验。大多数研究存在方法学局限性,主要缺陷为随访偏倚风险较高,且数据分析未使用意向治疗原则,仅919例受试者(43.17%)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2年时的主要结局。Meta分析显示,IFN-β可轻微减少随访2年时复发病例数(RR=0.810,95%CI:0.740~0.890;P=0.000)和残疾进展病例数(RR=0.700,95%CI:0.550~0.880;P=0.002);敏感性分析(最差情况的演示分析)显示,IFN-β治疗无效(RR=1.110,95%CI:0.730~1.680,P=0.620;RR=1.310,95%CI:0.600~2.890,P=0.500)。共1581例患者(74.26%)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1年时至少复发1次的病例数(RR=0.740,95%CI:0.590~0.930;P=0.010),绝对危险降低率为13.24%,需治疗的病例数为8例,表明需要治疗8例患者才可防止1例在第1年内复发。但在年复发率方面,IFN-β治疗无效。IFN-β常导致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寒颤、发热、肌肉疼痛、流感样症状、头痛、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等不良事件,但并不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抑郁、自杀行为或自杀观念的发生。结论高质量证据显示,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可轻微降低第1年内的复发病例数,但超过1年的疗效尚不能确定。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IFN-β在减少残疾进展病例数方面的疗效,尚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其长期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热应激致肝炎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应激组,38℃暴露建立热应激动物模型,每天暴露2 h,连续3 d,分离肝组织;体外培养的L-02细胞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热应激+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热应激+白藜芦醇组(100μmol/L),采用5%CO2,41℃暴露建立热应激细胞模型,药物组及溶剂对照组提前给予100μmol/L白藜芦醇或DMSO预处理2 h,再进行热应激暴露,分别收取细胞;以上收取的肝组织及细胞均进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可导致肝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促进caspase-1将IL-1β切割为活性形式,进而导致下游靶基因IL-6的表达上调.敲低L-02细胞中NLRP3表达可显著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及下游炎症因子级联表达反应的发生;②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NLRP3的表达从而拮抗热应激所致肝细胞炎症因子诱导表达效应.结论 热应激通过NLRP3/IL-1β/IL-6途径诱导肝脏炎症损伤,白藜芦醇能缓解以上炎症损伤反应,在热应激损伤防护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中医智能辨证是根据标准化的公认的中医知识体系,通过数学模型与算法演算或映射中医人脑辨证基本规律的一类计算机程序或软件.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与大众科学意识形态的改变,中医智能辨证在过去一度成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求症状组与系统预存的所有证型的标准化症状组(模式)进行匹配,从而通过模糊数学等方法求得匹配度最高的模式为待求症状组对应的证型.但从研究结果看,目前该方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难以覆盖和达到传统临床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研究思路进行了新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学生当前视力低下患病比率。方法对5297名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分析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低下的患病比率。结果5297名学生中初中学生平均视力低下率为73.32%,其中重度视力低下率为50.10%,高中学生平均视力低下率为90.91%,其中重度视力低下比例为69.40%。结论中学生视力低下比率居高不下,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下TM3细胞的损伤进行细胞生物学行为、转录层面的分析。方法:TM3细胞分4组,包括3个60Co-γ射线照射组(3、6、9 Gy)及对照组(不照射)。于24、48、72 h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法)、氧化损伤(ELISA)、睾酮合成关键因子(StAR、P450scc、P450c17及3β-HSD)的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法)。于24、48、72、96、120、144 h,观察细胞增殖情况(MTS法)。结果:第24、72 h,各照射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8);MTS实验中,第144、120 h,各照射组OD490值均低于对照组(P<0.008);第24,48,72 h,3 Gy组8-OHd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08),而9 Gy组高于对照组(P<0.008);在72 h,各照射组StA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08),而P450c17的表达在3 Gy组中无显著改变,在6 Gy组中高于对照组,在9 Gy组中低于对照组。结论:60Co-γ射线使TM3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能力下降。6 Gy、9 Gy照射可以导致TM3细胞DNA的氧化损伤。辐照导致TM3细胞中StA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下降。6 Gy的照射使P450c17 mRNA表达上升,9 Gy使之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对评估工作的认知状况和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评估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29家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机构中93名评估人员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区域间差异,基于双因素理论分析评估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工作认知方面,调查评估人员中有92.5%的人认为工作具有重要性。对评估工作感兴趣的评估人员占87.1%,认为自身对评估工作具有积极贡献的比例为84.9%,认为目前安排的评估岗位符合个人意愿的占84.9%。工作满意度方面,调查人群对评估工作感到满意的占83.9%,认为工作量适宜的占78.5%,认为工作时长适宜的占74.2%,对评估对象配合程度满意的占65.6%,对评估机构工作支持感到满意和对评估机构有归属感的人员分别占94.6%和91.4%,对工作补助感到满意的占65.6%。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保健因素包括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工资报酬、工作量、工作耗时和与外界协助相关的机构支持、岗位适配性、团队合作、需方配合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并分析结直肠腺瘤(CRA)的关键微小RNA(miRNAs),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构建调控关系,推测泄浊解毒方预防CR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从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O)获取CRA患者肠黏膜组织miRNAs数据集GSE50194,通过GEO2R、Excel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运用TargetScan、miRTarbase、miRDB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取得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DEGs,并利用TRRUST数据库预测下游结合转录因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mRNA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DIANA TOOLS工具对关键miRNAs进行KEGG富集分析,选取关键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动物实验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联合氧化偶氮甲烷(AOM)腹腔注射方法(10 mg·kg-1)诱导CRA小鼠模型建立,同时给予泄浊解毒方(9.62、19.24、38.48 g·kg-1)及阿司匹林(0.015 g·kg-1)灌胃干预9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直肠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腺瘤组织中miR-34a-5p mRNA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腺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GEO数据库筛选出GSE50194数据集,从CRA与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筛选出miR-34a-5p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93个DEGs,其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主要与转录调控复合体、RNA聚合酶Ⅱ转录调控复合物、酶联受体蛋白信号通路、DNA结合转录激活因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癌症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miR-34a-5p主要汇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结直肠癌等途径。通过Matescape数据库筛选出5个关键DEGs,其中Bcl-2、CCND1是miR-34a-5p的关键DEGs,进一步筛选关键DEGs的转录因子发现,E2F转录因子1(E2F1)、肿瘤蛋白P53(TP53)等是Bcl-2、CCND1的主要转录因子。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泄浊解毒方可显著上调CRA小鼠结直肠组织中miR-34a-5p mRNA的水平(P<0.01),泄浊解毒方中、高剂量组显著下调PI3K、Akt、p-PI3K、p-Akt、Bcl-2蛋白表达(P<0.01),显著下调CCND1的阳性表达率(P<0.01),显著增加肠上皮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 推测泄浊解毒方可能通过调控CRA小鼠miR-34a-5p/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RA小鼠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促进上皮细胞的凋亡,发挥预防C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