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丙戊酸(VPA)对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癫(癎)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出生35 d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癎)模型组和VPA干预组,制作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癫(癎)发作模型,VPA经口灌胃给药,每次350 mg·kg-1.VPA连续给药5 d后处死动物,取大鼠脑组织尼氏染色检测存活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结果 1.空白对照组海马形态学结构正常,细胞完整,神经元多呈三角形,核较大,胞质里可见深染尼氏小体;癫(癎)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可见神经元缺失、变性、坏死;尼氏小体数量较少,甚至出现尼氏小体溶解、消失;VPA干预组神经元坏死较少,改变较轻.2.癫(癎)模型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和VPA干预组;VPA干预组存活神经元数目较癫(癎)模型组增加(P<0.01),但仍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癫(癎)模型组海马CA3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和VPA干预组(Pa<0.01);VPA干预组存活神经元数目较癫(癎)模型组增加(P<0.01),但仍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3.癫(癎)模型组和VPA干预组海马CA1、CA3区BDNF蛋白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0.01),但VPA干预组的表达高于癫(癎)模型组(P<0.05,0.01).4.VPA干预组CA1、CA3区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较癫(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a<0.01),癫(癎)模型组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VPA对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癫(癎)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海马CA1 、CA3区乙酰化H3组蛋白表达增加,进而调控BDNF的表达增加,可能是VPA对癫(癎)后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CNQ2基因突变不同基因型与癫痫患儿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例KCNQ2基因突变相关性癫痫患儿,并查阅万方、中国知网(CNKI)、PubMed、Uptodate等数据库,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本研究共收集5例KCNQ2基因突变阳性患儿,其中自发突变3例:含错义突变2例,截短突变1例;家系遗传2例;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各1例。3例自发突变临床表型均为癫痫性脑病,家系遗传中1例为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家系1同一位点突变呈现3种不同表型。结论①KCNQ2基因突变不仅可以引起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BFNE),还可引起多种癫痫性脑病;②自发突变更可能导致癫痫性脑病;③同一家系携带同一基因突变位点成员也可能有不同表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Leig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的Leigh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儿中,男3例、女1例,其中3例婴幼儿起病、1例学龄期起病,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惊厥、喂养困难、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及眼球震颤、易惊、活动不耐受等。头颅MRI,脑干、双侧苍白球、丘脑、小脑齿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累及中脑3例、丘脑1例、小脑齿状核1例;2例提示脑萎缩。肌电图检查均正常。血、脑脊液乳酸均增高。线粒体DNA(mt DNA)检测,1例为mt DNA 8993 TG突变,其余3例mt DNA9176 TC突变。学龄期起病患儿发病1月后死于呼吸衰竭,另3例仍在随访中,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但无明显倒退。结论儿童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典型临床表现及MRI、血和/或脑脊液乳酸水平升高为依据,基因检测为诊断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思路。方法回顾分析3例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ADE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男童(分别为3岁10个月、12岁),1例女童(8岁)。发病前均有发热,2例伴睡眠增多,1例伴烦躁,1例面神经异常。3例患儿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均升高,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2例患儿恢复期下降,1例无明显改变。3例患儿脑电图均有背景活动减慢;3例头颅MRI均异常,其中2例颈MRI也异常。结论 ADEM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少见,需与桥本脑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期以咽喉部肌无力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临床表现的认识水平,做到及时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法 分析6例以咽喉部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期MG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在诊断儿童期MG明确后,给予规范治疗,病情迅速好转.结论 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咽喉肌病变表现为MG唯一或主要起病症状时,应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无创诊断对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隐匿性病变的及时精准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65例疑似AVM患儿为观察组,均行MRI及3D-TOF-MT-MR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3D-TOF-MT-MRA单独及联合诊断儿童AVM的价值及评估Spetzler-Martin分级的准确性,另选取本院收治的65例AVM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PedsQLTM 4.0评分)、预后情况(改良Rankin评分),随访3年,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3D-TOF-MT-MRA检查的图像质量、SNR、CNR均高于MRI检查(P<0.05);MRI、3D-TOF-MT-MRA诊断儿童AV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AUC)分别为0.864、0.883,二者联合诊断的AUC,最大,为0.939,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化转移-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T-MRA)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儿童颅内隐匿性动静脉畸形(AVM)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96例疑似AVM患儿,均行MRI、3D-TOF-MT-MRA检查,由两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对MRI、3D-TOF-MT-MRA检查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客观评价,分析两种方法图像质量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方法图像质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MRI、3D-TOF-MTMRA单独及联合诊断AVM、联合评估Spetzler-Martin分级的价值。对确诊的AVM患儿拟行伽玛刀治疗,比较MRI联合3D-TOF-MT-MRA与DSA评估术前定位影像效果评分、勾画治疗靶体积。结果 3D-TOFMT-MRA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均高于MRI图像(P<0.05);3D-TOF-MTMRA图像的血管可视化、饱和伪影评分均高于MRI图像(P<0.05);两名医师对MRI图像的血管可视化、饱和伪影评分评估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值ICC分别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