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诸如失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以手工逐帧视觉判断PSG进行睡眠障碍患者睡眠阶段分期耗时长、耗费精力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Bi GRU)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动态稀疏性自注意力机制以解决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对长距离信息难以获得准确向量表示的问题。本文采集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143例睡眠障碍患者整晚PSG数据并结合开源数据集153例睡眠障碍患者整晚PSG数据,选取其中的6个脑电(EEG)信号通道、2个眼电(EOG)信号通道与单个下颌肌电(EMG)信号通道等共9个通道的电生理通道信号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评估。经交叉验证后得到的分期准确率为(84.0±2.0)%,一致性检验值为0.77±0.50,优于医师间评分的一致性检验值0.75±0.11。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模型在不同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分期效果并具有普适性,对于协助临床医师进行快速、大规模PSG睡眠自动分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对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45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其中73.8%为复发患者;选择该药的原因前3位依次是患者及家属更易接受此种治疗方式(39.7%)、使用方便(32.1%)、患者阳性症状突出(24.4%);治疗1个月后的依从性评分为(7.00±1.16),较治疗前(6.48±1.60)显著提高(t=5.281,P=0.000)。结论:复发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更愿意接受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其优点是使用方便,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痴呆知晓率与态度的社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中心城拯居民对痴呆的知晓率和态度。方法对上海中心城区社区内1806户常住居民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特征与10个选择性问题以了解对痴呆的认知和态度其中5题列举痴呆早期症状供识别,另外,对“老了应该糊涂”是否认同、家人患痴呆的顾忌态度、对痴呆疗效的看法、治疗机构的选择等各有1题。结果共回收156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31份,认同“老了应该糊涂”者占45.1%,对痴呆早期症状的正确识别率范围为28.6%~40.6%,亲属若患痴呆,认为不必要顾忌者仅占43.1%。45.1%的被调查者不了解药物治疗可帮助痴呆患者,52.9%会选择老年精神科作为痴呆的治疗机构。分层分析提示,女性、小学与大学文化程度者、老年人更认同“老了应该糊涂”概念,对痴呆有顾忌者的比率,以文化程度分组从高到低排序是:初中组(69.7%)〉高中组(50.7%)〉小学组(41.3%)〉大学组(25.2%);以年龄分组排序是:成年组(59.8%)〉老年组(37.3%)〉青年组(3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痴呆早期症状的识别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文化程度分组从高到低识别率排序是:大学组〉小学组〉高中组〉初中组;以年龄分组排序是:老年组〉青年组〉成年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中心城区居民对痴呆的早期症状的知晓率较低,存在明显的偏见与歧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记忆障碍义诊人群的特点。方法:在公共媒体上发布每周六义诊信息,对来访人群先由心理评估员记录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采用简明智能筛查量表(MMSE)评估,再由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并提供咨询建议。诊断分为主诉健忘(subjective memory complaints,SMC)、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dementia,D)三组。结果:共义诊621人次,剔除重复就诊、代询、非认知损害就诊及资料不全者,最后纳入统计分析的为368例。368例就诊者中,诊断为SMC194例(占52.7%)、MCI82例(占22.3%)、D92例(占25%),三组间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义诊方式有助于早期发现与干预老年期痴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碳酸锂单用及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门诊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组(碳酸锂+阿立哌唑治疗)和单药组(碳酸锂单药治疗),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8周进行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Y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8周后联合组YMRS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HAMD均7分;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较单用碳酸锂起效快,症状改善更明显,且未见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损伤的可能因素,分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6年跌倒损伤患者55例,跌倒损伤率3.6‰,其中女性40例,平均年龄(66.33±13.85)岁,60岁以上患者34例.46例(83.6%)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其中19例(34.5%)合并服用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32例(58.2%)合并服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跌倒发生的场所以厕所旁比例最高(50.9%).与非老年组相比,跌伤老人存在视听功能障碍者多(35.5% vs 0)、服药种类多[(6.12±1.87)vs(3.81±1.94)种]、抗精神病药服用剂量较低[(194.88±211.56) vs(389.10±284.01)mg ]、骨折发生率较高(94.1% vs 61.9%),两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年龄大、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与苯二氮(艹卓)类药、上厕所可能是精神障碍患者跌倒损伤者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跌倒后损伤更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上海社区居民进行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的效果及对策。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选择在上海市区两个社区作为抽样单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识别、就诊科室、就诊时间、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共10题。对其中一个社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老年期痴呆知识干预,分别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3个方面分析社区居民对痴呆相关知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经3个月干预后,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504份,有效率为81.55%;干预组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为87.02%。干预组对老糊涂概念认同、痴呆早期识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治疗看法、对痴呆患者态度等老年期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均P<0.05)。而对照组和之前比较对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干预后人群分组分析显示,在对老糊涂概念正确理解率、痴呆早期识别率、治疗看法及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方面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文化程度比较是大专及以上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P<0.01);年龄分组比较对老糊涂概念和治疗看法正确理解率是中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早期识别率是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痴呆患者态度正确回答率是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均P<0.01)。结论应加大对此方面的宣传力度,普及痴呆相关的科普知识,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受教育程低者进行痴呆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对痴呆患者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