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 10月~ 1998年 4月 ,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液治疗中老年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 65例 ,并与 62例单纯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 :采用 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具有反复咳嗽、咳痰史 ,且近期症状明显加剧。( 2 )一般资料 :治疗组 65例 ,其中男性 4 1例 ,女性 2 4例 ;年龄为 39~ 79岁 ,平均 56岁 ;病程为 4~ 2 4年 ,平均 17年 ;其中轻度 10例 ,中度 39例 ,重度 16例。对照组 62例 ,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 2 3例 ;…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丙型肝炎40例,根据血清基因型检测结果分1b型(24例)和2a型(16例)两组(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应用普通干扰素α-1b 500万U,第1个月1次/d皮下注射,后隔日1次皮下注射,全程联合利巴韦林依体重不同给药800~1000 mg/d。观察12、24周疗效。结果基因1 b型组12周时ALT14例恢复正常。HCV-RNA8例阴转(〈103 IU/ml),3例下降≥2 log;治疗24周时谷丙转氨酶(ALT)20例正常, HCV-RNA10例阴转,5例下降≥2 log。基因2a型组治疗12周时ALT14例恢复正常。HCV-RNA11例阴转,4例下降≥2 log,治疗24周时ALT16例正常, HCV-RNA13例阴转,2例下降≥2 log。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对普通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12、24周时其HCV-RNA 阴转率基因2a型均显著高于基因1b型(P〈0.05)。  相似文献   
3.
脉络宁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1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1995年3月~1997年12月,我们以卡托普利为标准对照组,观察黄芪和脉络宁注射液联合静脉点滴治疗糖尿病肾病31例,...  相似文献   
4.
针刺上廉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刺上廉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56例张中成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孟玉丽河南省电力医院(450052)主题词中风/针灸疗法吞咽障碍/针灸效应穴,上廉泉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常见,并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疾病预后,甚者危及生命。笔者...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多聚酶区序列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63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且耐药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P基因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 63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51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rtM204V/I变异46例(73.0%),rtL180M变异25例(39.7%),rtV173L/M变异5例(7.9%),rtQ214E变异1例(1.6%),rtS213T变异2例(2.%)12,rtV207L/M/I变异2例(3.2%),rtA181T变异3例(4.8%),rtT184I/S/M变异1例(1.6%).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耐药检测除HBV多聚酶区常见的rtLl80M和rtM204V/I位点变异外,还应考虑其他位点的耐药变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多聚酶区序列突变特点。方法收集63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且耐药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P基因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 63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51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rtM204V/I变异46例(73.0%),rtL180M变异25例(39.7%),rtV173L/M变异5例(7.9%),rtQ214E变异1例(1.6%),rtS213T变异2例(2.%)12,rtV207L/M/I变异2例(3.2%),rtA181T变异3例(4.8%),rtT184I/S/M变异1例(1.6%)。结论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耐药检测除HBV多聚酶区常见的rtLl80M和rtM204V/I位点变异外,还应考虑其他位点的耐药变异。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顽固性呃逆,气血失调、瘀血阻络是其病理机制,临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常获得较好疗效。兹浅谈体会如下:1病因病机 呃逆一证,乃胃气上逆所致,细究之,则又有虚实寒热之异。而顽固性呃逆,笔者以为气血失调、瘀血阻络是其病理机制。 呃逆一证,寒实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外感寒邪,深入肠胃,停滞于胃,胃阳被遏,纳降失常,胃气上逆所致,久则血被寒凝,泣而不行;实热证多因外感热邪,结于胃腑,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肝火犯胃,以致胃火上冲所致,终则“血受热煎熬成块”(《医林改错》);阳虚证乃脾肾阳虚,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拉米夫定耐药常见的模式及耐药后体内免疫环境的改变.方法 应用PCR及基因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发生拉米夫定耐药患者血清HBVDNA多聚酶区基因变异模式,比较72例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6个月时及耐药后血清INF-γ、IL-2、IL-4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结果 拉米夫定耐药4种主要的突变模式分别为:单位点rtM204I突变,占34.7%(25/72);rtL180M+rtM204V,占30.56%(22/72);rtL180M+rtM204I,占16.67%(12/72);rtV173L+rtV180M+rtM204V,占12.5%(9/72);抗病毒6个月时,未变异组与对照组IL-2(P=0.20)、IFN-γ(P=0.14)、IL-4(P=0.11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药组HBVDNA发生病毒变异后,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耐药模式主要是rtM204I突变及rtL180M、rtV173L 、rtM204V、rtM204I联合变异,发生耐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免疫环境将从Th1优势应答转换为Th2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颅脑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01—2014-01行颅脑手术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38例(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8例(非感染组),分别在术后第1、3、5、7天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数,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以判断PCT水平变化对颅脑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颅脑手术后第1天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CRP水平、WBC计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相比各时段血清PC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CRP水平在术后第3、5天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和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WBC计数和非感染组比较除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PCT水平可较早预测颅脑术后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治疗不同时期HBV DNA多聚酶区耐药突变的变化规律和主要耐药突变的分布情况。方法将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98例患者根据治疗时间进行分组,采用PCR方法对其血清HBV多聚酶区进行扩增并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后血清HBV DNA水平≥10^4copies/ml的患者中,治疗时间〈6个月6例,其中1例发生突变;6~12个月13例,其中7例发生突变;12~24个月19例,其中13例发生突变;24~36个月20例,其中19例发生突变,各组之间耐药突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患者中有10种突变类型,其中以rtM204I突变最多见,为14例(35.0%),其次为rtL180M/M204V(17.5%)、rtL180M/M2041(12.5%)。结论对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上而没有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的患者进行乙肝病毒基因耐药突变的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