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湖南株洲地区近10年来严重颅脑损伤病人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5年12月株洲地区严重颅脑损伤资料完整的病例2846例。分析其性别、年龄、受伤机制、诊断方法、就诊和死亡时间、脑疝形成及其时间、治疗方式、治疗结果,并提出影响预后指标。结果交通事故伤为主要类型;严重颅脑损伤的高危年龄16~48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81.3%病人通过头颅CT确诊;伤后2h是病人就诊的高峰期,也是死亡的高峰期;死亡率12.89%。结论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监护措施,提高黄金时间内的急救效应,实施规范化救治,重视影响预后的因素,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腰骶神经根畸形并神经根炎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株洲市一医院(412000)夏跃文,李照明,孙培永腰骶部神经根本身疾患引起真性坐骨神经痛,其临床表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极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自1990年10月至1996年2月收治此类患者2例,现报...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DSA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分析报告30例颅内动脉瘤的DSA诊断与手术治疗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例均予以全脑血管DSA造影并对载瘤血管加照"手术位"造影片,诊断明确后显微手术治疗.结果发现动脉瘤30例,28例成功夹闭瘤颈,脑血管造影满意,2例行动脉瘤包裹.结论全脑血管DSA造影、"手术位"造影的应用及显微手术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从1990年以来我科对24例顽固性癫痫采用了不同方式的外科治疗。对3例半球发育不全伴偏瘫者作功能性半球切除,对临床表现局限性发作癫痫者或伴有影像学异常者行皮层电极监测下癫痫灶切除13例,有3例癫痫灶累及功能区者加作软膜下多处横切作者单位:412000...  相似文献   
5.
一次开颅手术治疗多个蝶鞍区病变并不多见,本科于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先后经一侧翼点入路一次同时处理蝶鞍区两个病变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1989年以来,采用南京产 DZY—A型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及射频仪对38例病人进行43次脑立体定向手术。其中,帕金森氏综合征28例,32次手术。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5岁。病程2~17年。除2例强直型采用丘脑腹嘴后核(Vop)外,余均为震颤、强直混合型。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病人,女性,32岁。因进行性头痛1年,不能行走1个月,于1996—12—28住院。病人于1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有头晕,初时尚轻,可忍受,但日渐加重,为持续性额枕部胀痛。近1个月来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不能下床活动,曾多次在某县医院治疗,静脉点滴甘露醇后头痛缓解,1996—12—25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透明隔囊肿(图1),乃收住我科。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双瞳大小为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底视乳头边界模糊不清,A:V=1:3,无其他脑神经损害体征。颈软,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检查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59例大面积脑梗塞分别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或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以Barthel指数(BI)和Rankin修订版评分(R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术后1个月:标准组中死亡率17.9%,BI 26.9±21.4,RS4.1±2.3;改良组死亡率16.1%,BI 43.6±22.7,RS 3.2±1.6。术后6个月:标准组中死亡率28.6%,BI 38.7±29.5,RS 3.8±2.4;改良组死亡率19.4%,BI 57.1±34.8,RS 2.1±1.9。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并血管连通术能极大提高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其中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眶额入路缘于经眶额蝶联合入路[1],常用于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作者等采用其入路的经眶额部分用于临床,在颅眶贯通伤,前颅底肿瘤以及颅眶交通型肿瘤的手术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历例1,男,23岁,因自建筑工地上坠落被建筑用跳板竹签自左上眼睑刺入颅内,伤后竹签未拔出。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按文献[1]方法钻孔,将1孔稍偏中线,右移0.5~1cm,避免打开额窦,将眶额骨及部分眶顶板一同形成成形骨瓣,台下拔出竹签,见竹签自眶顶板刺入颅内,眶顶板呈粉碎性骨折,大量竹屑位于眶顶板内外,清除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对65例出血性脑血管病行CTA检查,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脑血管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部分动脉瘤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 CTA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100%。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能可靠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CTA不能很好地反应动脉瘤夹闭情况。结论 CTA是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诊治价值,临床疑诊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CTA不适合动脉瘤术后的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