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房室结逆向传导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在我院行电生理检查和/或射频消融的成年患者中电生理资料比较完整的300例患者的房室结逆传电生理特点。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有161例(54%)有房室结逆传。有逆传患者的前传功能要好于无逆传的患者,对于术后存在室房逆传的患者,逆传功能均明显差于前传功能。射频消融术后有28例(17%)经房室结逆传最早激动冠状静脉窦口,其逆传功能较最早激动希氏束电图的病例相比要差,而两者的前传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后54%的患者存在房室结逆传,可能是正常人群中室房逆传的真实反映。有室房逆传患者的房室结前传功能优于无室房逆传者,也优于其本身的逆传功能。房室结逆传冲动进入心房可能存在两条不同的通路。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成熟治疗方法。据统计,2003年美国PCI例数超过了100万例,心脏科医师中有大约25%可以施行PCI。PCI作为一项复杂精细的技术,需要规范手术过程和操作,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即资质),以保证手术质量,使其能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莫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周边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1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体质量(260~280)g的雄性SD大鼠2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AM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低剂量组(45 mg/kg)、莫诺苷中剂量组(90 mg/kg)和莫诺苷高剂量组(180 mg/kg)。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采用灌胃方式每天定时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造模大鼠在连续给药7 d后处死取材,Western blot检测梗死心肌周边组织中Ang-1及FGF-2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Ang-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FGF-2表达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高剂量组Ang-1、FGF-2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P<0.05)。 结论 莫诺苷能上调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周边组织中Ang-1及FGF-2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4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随访期间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1例患者获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周);无内固定断裂、股骨头螺钉切割、退钉等并发症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5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93%(38/41)。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的优点,是目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85例作为CHF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85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清晨取空腹静脉血检查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两组间血浆TNF-α、hs-CRP水平,观察不同等级CHF患者TNF-α、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CHF组患者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t=110.86,25.63,均P<0.05);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TNF-α及hs-CRP水平均逐渐升高,与上一等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65,16.75,均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患者TNF-α、hs-CRP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1=0.78,P<0.05;r2=0.71,P<0.05)。而TNF-α与hs-CR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心功能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半月板撕裂:膝关节内半月型纤维软骨破裂,撕裂原因主要是由于膝半屈或全屈位下的扭转力所造成。半月板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且固定,外侧半月板较小,实验主要研究外侧半月板撕裂对力学机制的影响。 动态有限元分析:将人体正常完整步态周期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膝关节半月板模型中,观察在完整步态周期下半月板以及胫骨软骨的应力变化趋势及所受应力值大小。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膝关节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分析十分广泛,但大多集中于对膝关节屈曲运动状态下的研究,针对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半月板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还不完善。 目的:通过对比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半月板模型,了解完整步态周期下半月板损伤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机制。 方法:以健康成年人膝关节CT扫描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胫-股骨、半月板、关节软骨在内的健康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在健康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探究在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的生物力学机制,并与健康膝模型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①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胫骨软骨瞬时应力变化趋势一致,但半月板撕裂模型中胫骨软骨在每一个瞬时受到的应力值均大于健康半月板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胫骨软骨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30,20.5 MPa;②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半月板瞬时应力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撕裂模型中完整步态周期内半月板受到的应力均大于健康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半月板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69.8,41.3 MPa;③在步态周期的前60%,半月板撕裂模型中的胫骨软骨最大应力分布远大于健康模型,且随着步态周期的增长,接触范围逐渐向软骨外部边缘蔓延;在步态周期的60%以后,作用在胫骨软骨上的应力较小,最大应力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小;④两种模型中健康内侧半月板应力分布基本一致,而撕裂的外侧半月板最大应力分布范围较健康内侧半月板广,在裂纹周围出现了较严重应力集中现象,且随着步态周期的进行,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向裂纹靠近半月板前角处偏移;⑤结果表明半月板是人体膝关节中重要的承重部件,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半月板损伤对人体膝关节的危害。 ORCID: 0000-0002-2155-0058(吴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超长病变部位串联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01至2007-12间连续入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97例,资料均前瞻性录入数据库.筛选靶血管超长病变部位串联置入2枚或2枚以上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患者进行分析.终点分析指标: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重建)发生率.结果: 研究期间内发现31例患者共计31处长病变置入2枚或以上支架.每位患者平均病变长度(47.2±10.3) mm,平均置入2.1枚支架,平均支架长度(53.2±10.5) mm,均获得手术成功.所有患者均完成临床随访,74.2%的患者完成6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8.7%,主要归因于靶病变重建,没有发生心因性死亡和致死性心肌梗死.结论:直接PCI过程中串联置入西罗莫司支架治疗靶血管长病变未产生不良后果,临床效果良好.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置入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治疗靶血管长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入选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进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所有资料均前瞻性录入数据库,常规进行随访.筛选梗死相关血管长病变部位串联置入2枚以上国产SES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置入单个国产SES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安全性分析指标为住院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死亡、心肌梗死和血栓发生率.临床分析指标为靶病变血管重建率.结果 775例STEMI患者中,老年患者62例,累计64处梗死相关血管病变处串联置入2枚以上国产SES(长病变组),187例老年患者置入单个支架(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病变组患者平均置入2.2枚支架,平均病变长度(45.3±10.4)mm,支架长度(52.2±11.0)mm.随访6个月,长病变组和对照组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6%和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发生.长病变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血管重建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1%和4.8%与6.9%和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老年患者直接PCI过程中串联置入国产SES治疗靶血管长病变未产生不良后果,短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82例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狭窄率>50%)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药物组40例和药物组42例。记录患者治疗后1年DSA或CT血管成像复查时狭窄血管的狭窄程度、再狭窄率、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对40例支架置入患者共置入44枚支架,其中1例因狭窄部斑块较硬,虽经2次球囊后扩张,仍残余狭窄60%;围手术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97.5%(39/40)。支架置入1年时,支架+药物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的狭窄率显著改善,由(73±13)%降至中位数11%(8%,50%)(P<0.01)。(2)支架置入后1年,支架+药物组有11例(27.5%)患者出现支架内狭窄,其中有2例患者同时存在支架断裂;药物组有4例(9.5%)患者椎动脉完全闭塞,但仅2例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3)支架+药物组患者与药物组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8,P=0.093)。支架+药物组患者总的缺血性事件为7例(17.5%),与单纯药物组的16例(3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椎动脉狭窄,并且对预防后循环缺血性事件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较高的再狭窄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药物治疗对无症状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神经内科(120例)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80例)收治的无症状性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00例(单侧狭窄率≥70%,对侧狭窄率30%),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中随机数生成器将患者随机分为支架+药物组及单纯药物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前)及随访1年后行头部MRI、头颈部CT灌注成像检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并通过CT灌注成像计算出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及相对达峰时间(r TTP),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灌注参数的变化,并对认知功能与脑灌注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最终纳入197例(1例患者死于肺癌,另2例患者电话失访),1年后复查头部MRI,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2)入院时及随访1年后Mo CA评分,单纯药物组分别为(22.2±3.4)、(22.2±3.4)分,支架+药物组分别为(22.0±3.3)、(24.9±2.8)分,随访1年,支架+药物组患者认知障碍改善程度高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760,P0.01)。(3)随访1年,支架+药物组与单纯药物组的r CBV及r CBF均无改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及随访1年后,单纯药物组r MTT分别为(1.25±0.11)、(1.27±0.14),支架+药物组r MTT分别为(1.27±0.16)、(1.08±0.07);单纯药物组r TTP分别为(1.35±0.23)、(1.36±0.24),支架+药物组r TTP分别为(1.35±0.20)、(1.07±0.04)。支架+药物组r MTT及r TTP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7.541及156.151,均P0.01)。(4)支架+药物组治疗前后Mo CA评分的改善与r MTT及r TTP存在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61及-0.735,均P0.01)。结论单侧无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减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利于通过改善脑血流灌注而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