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Ondine′s curse综合征指随意呼吸保留而自主呼吸丧失导致的通气不足,患者清醒时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异常且多夜间出现,易延误诊断及治疗,发生不良后果。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为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其导致的Ondine′s curse综合征较为少见。作者报道1例首发呼吸暂停为日间的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致Ondine′s curse综合征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以助于临床医生对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干预。  相似文献   
2.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CM)是一种无创精准、简单、快速的可视化活体角膜分析技术, 可直接对角膜神经纤维进行实时采集及定量分析。研究显示, CCM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等多种类型病变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本文现围绕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 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严重程度评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以自我互补双链腺相关病毒9为载体介导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scAAV9-IGF-1)对SOD1-G93A转基因小鼠抗凋亡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动物模型即转基因SOD1-G93A突变型及野生型(wild type-SOD1,WT-SOD1)小鼠,在其出生后60 d龄时,雌性同窝阳性SOD1-G93A转基因小鼠采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治疗组及溶剂对照组,治疗组全身多点肌肉注射scAAV9-IGF-1,溶剂对照组多点肌肉注射AAV9-GFP,同年龄WT-SOD1作为阴性对照组。在肌肉注射40~50 d后,利用PCR技术检测腰髓中IGF-1含量的变化,同时检测抗凋亡通路因子Bcl-xl、Bcl-2的mRNA含量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抗凋亡通路因子Bcl-xl、Bcl-2在小鼠腰髓前角神经元中的表达。结果 PCR技术检测显示scAAV9-IGF-1处理后,腰髓中IGF-1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GFP对照组,抗凋亡通路因子Bclxl、Bcl-2的mRNA含量均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与W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4.
<正>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种多病因的累及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CSVD的临床表现除急性卒中外,还包括慢性CSVD如认知障碍、步态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CSVD所致卒中约占全球卒中人数的五分之一,并且在导致认知障碍的病因中,CSVD所致的血管性痴呆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位居第二[1]。目前为止,CSVD的诊断多通过临床症状及头颅磁共振来进行影像层面的诊断,其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近期皮层下小梗死、血管源性腔隙、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2]。研究显示,我国CSVD所致的腔隙性梗死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5%~50%[3],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现出促炎(M1)和抗炎(M2)两个不同的表型,调节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型转化是临床获益关键。研究表明自噬对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如何发挥自噬的调节作用,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成为减轻脑卒中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热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综述自噬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本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CT灌注参数联合外周血NC、NLR、SII水平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SCI)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06—2022-1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依据自变量的10~20倍选取样本量,计算总样本量为12×15=180例;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不同疗效的PSCI患者CT灌注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N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联合NC、NLR、SII对PSCI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180例患者中显效83例,有效64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1.67%。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治疗前NC、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组治疗前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高于无效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SII低于无效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灌注参数、炎性指标联合评估PSCI疗效的AUC为0.982(0.955~1.000),约登指数为0.925,以0.289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自我互补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scAAV9-IGF-1)转导至G93A-SOD1转基因小鼠神经元及其对线粒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转基因G93A-SOD1及野生型(wild type-SOD1,WT-SOD1)小鼠为动物模型,在60 d龄时,同窝阳性G93A-SOD1转基因雌性小鼠采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治疗组肌肉注射scAAV9-IGF-1,载体对照组肌肉注射AAV9-GFP,及同年龄WT-SOD1作为阴性对照。在肌肉注射后约40~50 d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GF-1在腰髓神经元中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测腰髓组织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特点;用透射电镜观察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提取小鼠脊髓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学分析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腓肠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线粒体变化。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观测腰髓组织GFP的表达主要在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GF-1表达于腰髓神经元中。透射电镜观察GFP组线粒体存在嵴消失、空泡化、胞浆水肿、核染色质疏松,而IGF-1组线粒体形态与WT组相似,为长椭圆形,未见嵴消失、空泡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