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替性电刺激在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 (facialnerveantidromicalevokedpotentials ,FNAEP)是通过刺激颞骨外面神经分支 ,记录其向中枢侧面神经传导的动作电位变化 ,来估计颞骨内面神经的损伤程度〔1〕。因为FNAEP是记录直接通过颞骨内面神经病变位置的电位 ,所以能在面神经损伤后立即进行检查 ,从而避免了传统电检查如面神经电图使诊断延迟 3~ 5d的缺点〔1〕。但FNAEP因潜伏期较短、波幅较小、受刺激伪迹的影响较大而影响对其结果的分析。本文采用交替性电刺激 ,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使刺激伪迹减小 ,使FNAEP不受影响 ,以利得出准确的FNAEP测值。1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梅尼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0只健康SD大鼠,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4μg·kg^-1·d^-1连续注射7 d后改为6μg·kg^-1·d^-1连续注射3 d)行膜迷路积水造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处理,停药7 d后对三组动物行ABR检测,取耳蜗中阶横截面积(SM)/(中阶+前庭阶横截面积)(SM+SV)比值评价膜迷路积水情况。造模成功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耳蜗组织中MCP-1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LP(a)的水平,对LP(a)水平与内耳积水程度及大鼠ABR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波Ⅱ阈值升高、波Ⅱ、Ⅴ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较正常组和对照组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正常组SM/(SM+SV)比值分别为0.45±0.04、0.34±0.02、0.35±0.01,前者显著大于后两者(P<0.05)。实验组MCP-1在耳蜗螺旋器、血管纹螺旋韧带及神经节细胞组织表达明显,前庭膜上也有表达,其它两组无表达。实验组、对照组、正常组LP(a)水平分别为4.07±0.20、1.36±0.12、1.38±0.14 mg/L,前者显著高于后两者(P<0.001),LP(a)表达水平与膜迷路积水程度及ABR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膜迷路积水模型大鼠耳蜗组织中MCP-1表达明显,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且LP(a)水平与膜迷路积水程度及大鼠听力下降呈正相关,提示MCP-1和LP(a)可能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仙人掌加醋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7岁~35岁。病程1~4天、双侧腮腺肿大10例,单侧腮腺肿大8例。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等。2 治疗方法 取仙人掌适量,去除表面芒刺及绒毛,洗净,加醋捣烂成糊状,均匀涂在一块纱布上面,贴敷腮腺肿胀处,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换药2~3次,除高热者给予暂时对症处理外,治疗期间不用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加强对腺样体肥大危害的认识,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对101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住院患儿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局麻下切除扁桃体,全麻下切除腺样体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扁桃体,腺样体全部切除患者睡眠时打鼾,憋气症状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腺样体肥大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旁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尤其是慢性上颌窦炎在临床上更为多见。慢性上颌窦炎最为常用的检查手段是X线,尤其是基层医院,X线上颌窦争片则是慢性上颌窦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我们将临床以头痛为主要症状,X线平片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探查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X线对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工资料与方法!.l一般资料本组52例(59侧),1987年7月~1995年7月临床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的住院患者,男用例,女ZI例,年龄16~48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以头痛为主要症状,有或无鼻塞、脓涕;x线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均行…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AEP)的研究,在国外进行了20年,国内未见报道。本就国外对有关面神经AEP的特征,证实及其远场面神经AEP的来源和研究进行综述。学们认为,在不同位置可记录到不同来源的面神经AEP,并且,当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AEP的潜伏期、波幅能立即发生异常变化。由此推断,面神经AEP对临床面瘫的定位诊断和预后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信息。尤其是预后诊断,已经在部分面瘫患得到了印证,这样就克服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3岁。因鼻塞伴间断性涕血1个月于当地医院治疗,当时CT检查为右侧鼻腔1.5×2.0×4cm肿物,鼻咽、上颌窦及筛窦未见异常,诊断为鼻息肉行息肉摘除术,术中大出血而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表情淡漠,全身皮肤粘膜苍白,呼吸急促,心率120次/分,血压9/3kPa,Hb60g/L。入院诊断为:鼻腔血管瘤,失血性休克。遂行右侧前后鼻孔填塞术,紧急大引静脉切开,输血补液治疗,一次输血800ml,后间断输血400ml,休克基本纠正。心率90次/分,血压16/10kPa。病情稳定后在局麻下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行右侧上颌动脉栓塞米,术后两天在全麻…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男 ,48岁。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 ,放置食管支架 5天 ,吞咽困难无好转 ,形成支架异位造成食管异物 ,于 2 0 0 1年 4月2 9日急诊住院。患者曾因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癌 ,于 2 0 0 0年 1月行食管下段切除胃食 管吻合术 ,术后Ⅰ期愈合出院。近 1个月来再次出现吞咽困难 ,经检查发现术后食管中上段狭窄。5天前在纤维胃镜引导下置入金属扩张食管支架 ,以解决其吞咽困难。术后患者症状无缓解 ,进食极困难 ,伴疼痛 ,经胃镜检查发现支架上缘距食管入口处 4cm左右 ,支架上段位置不当。欲将食管支架取出 ,却因粘膜肿胀嵌顿造成支架上缘局部脱…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刺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采用极性交替的电刺激方法逆行诱发电位刺激伪迹减小的可行性。②方法 刺激面神经外周分支,在健康家猫鼓膜记录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③结果 在鼓膜记录到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受刺激伪迹影响减小,而不影响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的波形。④结论 采用极性交替的电刺激方法,记录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既可减小了刺激伪迹,也不影响其波形,互便于结果分析、可在人体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检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987~1994年,我们对9例喉癌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患者,用健侧甲状软骨外膜进行术创修复、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9例中,男7例,女2例。声门上型6例(选择条件为肿瘤局限于一侧,未侵犯前连台及会厌。仅波及同侧声带或有声带固定),声门型3例;T_26例,T_33例。术中均采用一期修复。术后放疗。 局麻。颈前低位气管切开,置带气囊麻醉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