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与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合对皮炎外瓶霉的体外抗真菌效果.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M38-A2方案,测定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12株皮炎外瓶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棋盘法,测定他克莫司和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的联合抗皮炎外瓶霉效果.结果 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皮炎外瓶霉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06 ~0.125) mg/L和(0.5 ~1) mg/L.他克莫司和特比萘芬联合对5株皮炎外瓶霉、他克莫司和伊曲康唑联合对10株皮炎外瓶霉有协同作用.两组均无拮抗作用.结论 他克莫司在体外与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联合应用时,能够增加皮炎外瓶霉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3.
信息动态     
患者男,56岁,因右颧结节1年余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颧部出现米粒大小肿物,无自觉症状.皮疹缓慢增大,遂于2015年4月18日就诊我科.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颧一1 cm×0.8 cm的椭球形皮色结节,隆起于皮面,呈半透明状,表面皮肤光滑,质地略硬,无触痛或压痛(图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临床诊断表皮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临床误诊表皮囊肿的常见疾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皮肤科术前临床诊断为表皮囊肿患者的特征和病理结果。结果 共收集204例患者207例手术标本。150例(72.5%)为表皮囊肿标本,来源于男性96例、女性54例,21~30岁最常见(33.3%)。非表皮囊肿标本57例,包括皮肤纤维瘤11例、毛母质瘤7例、皮脂腺囊瘤6例、神经纤维瘤4例、外毛根鞘囊肿3例、钙盐沉积2例、神经鞘瘤2例、传染性软疣1例、皮肤混合瘤1例、皮角1例、血管瘤1例、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乳头状汗腺腺瘤1例、寻常狼疮1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1例、淋巴细胞浸润14例。结论 表皮囊肿好发于青年男性,表皮囊肿术前诊断较为准确,最易误诊为皮肤纤维瘤。  相似文献   
5.
特比萘芬成功治愈误诊为曲霉感染的皮肤利什曼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女,5岁,内蒙古人。左面颊皮疹10个月。起病前数周局部曾被犬抓伤,初起为无症状小红丘疹,渐扩大。皮屑镜检见分支分隔菌丝,皮屑培养示阿姆斯特丹散囊菌(曲霉有性期),初诊为皮肤曲霉感染。给予伊曲康唑200 mg/d治疗2个月,疗效欠佳。组织病理检查及瑞氏-吉姆萨染色,见真皮及皮下组织细胞内外大量利-杜小体,PAS染色未见真菌成分,组织真菌培养阴性,确诊为皮肤利什曼病。给予特比萘芬125 mg/d治疗2个月后皮疹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15例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别在不同临界值情况下计算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两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不同临界值,两实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存在差异,其中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验分别以0.5和20×10~3pg/L为临界值时,均得到较好的敏感度(分别为54.5%,63.6%)和特异度(分别为77.9%,69.2%),但阳性预测值较低(分别为20.7%和17.9%),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94.2%和94.7%).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后敏感度提高至90.9%,特异度为52.9%.结论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均可用于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别以0.5和20×10~3pg/L为临界值时可获得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二者联合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表现、超声特征、皮肤镜特征及组织病理特征,以提高该病术前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诊断为毛母质瘤的7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39例女性和36例男性)中发现了77个毛母质瘤,患者年龄4~79岁,平均年龄(32.2±17.2)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下硬结节;最好发的部位为头面部和颈部(62.3%)。73例(97.3%)患者表现为单发皮疹,仅2例患者为多发(2处)。术前临床诊断正确率为14.3%(11/77)。将34个病灶进行软组织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32.4%(11/34)。超声发现病灶多位于皮下脂肪层(33例,97.1%),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边界清晰、不均质的低回声团块,可伴点状、斑片状或带状钙化或不伴钙化,大部分不存在低回声晕或后方声影,周边或内部可有彩色血流信号。将9个病灶进行皮肤镜检查,发现血管结构7例(77.8%),包括红色均质结构5例(55.6%)、不规则线状血管结构1例(11.1%)、点状血管结构2例(22.2%),白色均质结构2...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7岁.左侧腹股沟包块2个月,间断发热伴疼痛3周.皮损初起于左腹股沟内侧皮肤,为暗红色丘疹,后增大破溃,伴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体检:左腹股沟内侧可触及直径约4 cm浸润性肿块,中央约1 cm溃疡,少许血性浆液渗出,明显触痛,皮损外侧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质硬,粘连呈条索状,活动度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深层至皮下脂肪层致密片状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淋巴结穿刺部分区域见团片状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免疫组化标志示:CD30、CD43、CD45阳性,ALK表达为核浆型,诊断为ALK+ CD30+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治疗:患者接受3次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化疗(CEOP)后,皮疹完全消退,破溃处愈合.  相似文献   
9.
1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5岁.因全身斑丘疹、脓疱伴发热反复发作4年,加重伴瘙痒4 d于2009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红色斑块,上覆鳞屑,伴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具体治疗不详.皮损反复发作,逐渐泛发全身,于腋下、腹股沟出现脓疱.逐渐增多,并伴瘙痒,发热,体温最高达39.8℃.患者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脓疱性银屑病",并住院治疗,给予阿维A 30 mg/d,甲氨蝶呤10 mg/N,甲泼尼龙60mg/d 口服,皮损消退,出院后停用口服药物,皮损再次复发,并加重泛发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