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4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 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种少见的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且与脂膜炎相似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我科诊治1例SPTCL,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全身反复发生红斑、结节、溃疡而无痛痒1年、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85岁。双侧腋下、乳房及腹股沟反复出现脓疱3年。3年前,患者双侧腋下、腹股沟及乳房处反复出现脓疱,易破溃。皮肤科情况:双侧腋下、乳房处及腹股沟可见散在分布豌豆大脓疱,基底部略红,部分脓疱疱壁破溃(图1)。乳房部新发脓疱  相似文献   
3.
组织病理特征图1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表皮未见明显变化,真皮内皮脂腺周围密集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皮脂腺内可见淡蓝色无定形物质沉积.PAS 染色示酸性黏蛋白沉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检测E-钙黏蛋白及β-连环蛋白在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 EMPD)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EMPD中侵袭及转移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确诊的EMPD患者皮损组织标本,对照标本为包皮环切术切除的正常包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以染色强度和染色百分率的评分之积进行结果判定。结果:共收集33例EMPD皮损组织标本及25块对照标本。免疫组化结果示E-钙黏蛋白与β-连环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上。EMPD患者病理组织中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3.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和54.5%,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24.2%,阴性表达率分别为12.1%和18.2%,正常组织E-钙黏蛋白与β-连环蛋白表达全部为强阳性表达。两组标本间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EMPD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与发生真皮浸润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皮肤性病学教学特点和需求,介绍了采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创建皮肤性病学网站的一些做法.同时,总结了建设网站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病变通常发生于表皮,而并发真皮部位病变者少见,我们见到1例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从古至今很多爱美女性都在追求美白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如果肤色可以选择,相信大多数小姐姐都会选择白一点!在变白的道路上,有一个传说级的神物——维生素C,一直被人们奉为“美白界的信仰”,那么,用维生素C涂脸真的可以美白吗?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69岁。因全身红斑、水疱伴瘙痒1个月余,于2016年7月1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红斑,边界清楚,其上水疱,疱壁较薄,易破,瘙痒明显,后皮损逐渐加重,蔓延至上肢,仍以红斑及水疱为主,就诊于外院,诊断不详,给予糠酸莫米松软膏(艾洛松)外用后皮损好转不明显。入院前1周皮损增多,躯干出现环状红斑,边界清楚,部分红斑中央出现大疱及水疱。既往史:原发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