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8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2014-2017年连续四年对广州市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和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资料。  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2 419例MSM,HIV确证阳性200例,感染率为8.27%。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广州市和月经济收入>0.5万元为参照,非广州市(OR=1.712,95% CI:1.176~2.492,P=0.005)和月经济收入≤ 0.5万元(OR=1.998,95% CI:1.409~2.833,P < 0.001)与MSM感染HIV存在关联。MSM被诊断为梅毒(OR=2.461,95% CI:1.375~4.405,P=0.002)和没检测梅毒(OR=2.333,95% CI:1.635~3.331,P < 0.001)、肛交角色为被动(OR=2.015,95% CI:1.244~3.267,P=0.004)和主动被动均有(OR=2.115,95% CI:1.374~3.251,P=0.001)、肛交时非每次使用安全套(OR=1.955,95% CI:1.374~2.781,P < 0.001)、肛交对象非固定(OR=2.150,95% CI:1.463~3.160,P < 0.001)是MSM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广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和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亟需在MSM人群中扩大HIV检测范围和倡导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麻风病患者愈后心理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麻风病防治三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由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麻风病随访报告表、一般健康状况问卷(GHQ-12)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组成调查问卷组,收集广州市1925-2016年出生且登记在册的麻风病治愈患者的资料,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有效患者384例,GHQ-12阳性者191例,GHQ-12筛查阳性率为49.74%;SAS阳性者157例,SAS筛查阳性率为40.89%。家庭人均年收入、工作状况、患其它慢性病、畸残对GHQ-12筛查阳性率和SAS筛查阳性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升高、目前工作状况为无业相对于在职是麻风病患者愈后一般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保护因素(OR1,P0.05),而患其它慢性病和Ⅱ级畸残是其危险因素(OR1,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升高是麻风病患者愈后焦虑状况影响的保护因素(OR1,P0.05),而目前工作状况为离退休、无业相对于在职、患其它慢性病和Ⅱ级畸残是其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广州地区麻风病患者治愈后仍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及焦虑情况。在消除麻风病危害防治工作上,需要重视三级预防,对麻风病患者治愈后的心理状况实施一定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件分析广州市各类型梅毒基本特征。结果:2014年,广州市梅毒、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4.0/10万、9.1/10万、32.0/10万、1.0/10万,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下降2.1%、10.2%、32.5%、0.3%;而2014年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报告病例数为6 305例,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增长0.04%、5.8%。在五种监测的性传播疾病(STD)中,梅毒报告发病率已经降为第二位。病例构成比表明:2014年,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6.8%、0.8%,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8.2%、24.8%,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构成比分别为1.8%、80.6%,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上升1.8%、3.5%。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梅毒患者逐年上升。结论:过去的6年间,以隐性梅毒为主的广州市梅毒流行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梅毒总体发病率已经退居STDs中第二位,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治策略、强化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广州市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STD/HIV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和就诊延误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对参加STD/HIV自愿咨询检测且已经出现疑似STD/HIV感染相关症状、近2年内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和梅毒。结果:共调查313名MSM,38.02%近2年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40.89%拥有固定的同性性伴,肛交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7.04%。本次病程中80.51%发生就诊延误,首次就诊间隔时间平均为30天,影响就诊延误的因素主要包括职业、对同性恋的态度、近2年是否发生异性性行为、是否曾患其它非梅毒性病、就诊频次、是否暂停性生活。血清学监测结果 HIV感染率为20.77%,现症梅毒感染率为6.39%,同时感染HIV和梅毒的比例为4.79%,就诊延误发生者的HIV感染率和梅毒感染率均高于未发生就诊延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就诊延误发生率高,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服务质量以减少就诊延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女性性工作者(FSWs)的性病知晓情况及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感染因素。方法:经知情同意后,2017年4-8月对广州地区MSM和FSWs两类高危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梅毒及HIV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4例MSM的性病相关疾病知晓率、性病传播途径知晓率、性病防止感染方式知晓率分别为62.10%、44.59%、41.08%,408例FSWs以上知晓率分别为49.02%、22.06%、31.13%。264例MSM参与梅毒及HIV抗体检测,梅毒感染率为1.52%,HIV感染率为10.2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高中及以上(OR=0.360,95%CI:0.131~0.989),知晓性病相关疾病(OR=0.373,95%CI:0.157~0.881)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OR=3.440,95%CI:1.401~8.443)和梅毒检测结果阳性(OR=14.151,95%CI:1.745~114.736)是危险因素。FSWs梅毒感染率为3.92%,HIV感染率为0.25%;场所为中高档是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OR=0.166,95%CI:0.052~0.526)。结论:广州地区MSM和FSWs的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性病知识知晓率低,应扩大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病毒筛查范围,并加强性病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和质量,规范性病防控工作。方法对广州市性病监测、检测和诊疗系统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2012年梅毒疫情报告准确率为30.6%,2014年上升至58%;全市实验室性病检测项目室间质控参与医疗机构逐年增加,质控总评优秀率较前提高;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标准掌握总体合格率为57.9%;性病治疗处方总体规范治疗率为89.9%,其规范治疗率排位依次为皮肤科、妇科、外科;为性病高危人群或非梅毒性病患者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较低,总体筛查率为41%(322/786)。结论应强化梅毒诊疗知识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梅毒疫情报告质量和提高临床医师对性病高危人群梅毒筛查意识,减少性病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分析相应人群的艾滋病及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10月对广州市女性性工作者(FSWs)、男男同性恋者(MSM)和吸毒者(DUS)三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及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1 091人,其中调查FSWs 591人、MSM 300人、DUS 200人,三类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US(73.5%)、MSM(62.3%)、FSWs(59.4%)。MSM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和HIV感染率均最高,分别是9.3%和2.7%,三类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和HIV抗体感染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高危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疫情严峻,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仍需要加大干预控制力度,严格监测和控制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发病率,提高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梅毒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指导针对该人群的梅毒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知情同意后填写结构式问卷,并采集2 m L静脉血分离血清,TRUST、TPPA分别检测梅毒非特异性、特异性抗体,结果和问卷资料用SPSS 13.0分析。结果:共调查FSWs279名,血清TPPA阳性率为8.2%,梅毒感染率为1.43%。按照服务场所分类,中低档场所服务FSWs的血清TPPA阳性率为9.4%,梅毒感染率为1.64%;高档场所FSWs梅毒血清阳性率及感染率为0。多因素分析发现婚姻状态单身者(OR=14.85,95%CI 1.69~130.71)、既往有非梅毒STD史(OR=19.54,95%CI 4.21~90.61)是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地区FSWs梅毒血清阳性率比国内其他城市略低,且主要是中低档FSWs为主,结合其特点开展针对该人群的梅毒防治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期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为今后对三期梅毒病例报告质量考核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收集广州市2009-2014年三期梅毒报告病例资料,对其报告结果的准确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次调查三期梅毒病例1 099例,准确率为28.57%(314/1099)。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群性别、有无性病史和报病医疗机构的类型和报病的科室与三期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有关。以其它科室为参照,骨科、心血管科、皮肤科对三期梅毒报告准确率更高,OR(95%CI)=0.912(0.841,0.988);以其它医院为参照,三甲综合医院对三期梅毒的报告准确率高于其它医院,OR(95%CI)=1.894(1.465,2.449);有性病史的病例三期梅毒的报告准确率更高,OR(95%CI)=1.830(1.091,3.072)。结论:广州市三期梅毒疫情报告准确率不高,不能很好地反馈三期梅毒疫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