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加重,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越来越多,结核病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杀手’。如何开展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联合治疗,已经成为目前艾滋病和结核病治疗中非常现实的问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联合治疗,与单纯抗痨治疗相比涉及的问题远要复杂的多,治疗也要困难的多。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供临床治疗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3月11日~4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2例SARS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其中普通型60例,治愈51例(85%),无1例死亡;重型13例,治愈9例(69.2%),死亡2例。西药治疗39例,其中普通型20例,治愈13例(65%);重型19例,死亡9例(47.4%),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功能检测: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普通型病人CD_4~ T淋巴细胞由324±179/mm~3上升到786±360/mm~3(P<0.05),重型患者CD_4~ T由357±311/mm~3上升到445±332/mm~3(P<0.05)。单纯西药治疗组:普通型病人CD_4~ T淋巴细胞由343±254/mm~3上升到451±408/mm~3(P<0.05),重型患者CD_4~ T淋巴细胞由229±69/mm~3下降到205±108/mm~3(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SARS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能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可  李华 《中原医刊》2006,33(21):55-56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病人(26例)进行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加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25例)采取单纯内科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根据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压力变化、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恢复正常时间、脑积水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急性胆囊炎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多样性,增强鉴别诊断意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对8例以急性胆囊炎为首发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首发症状均为急性胆囊炎,同时合并胸、腹腔积液,血小板减少。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首发症状多种多样,可同时出现多系统损害,应及早诊断治疗,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目的建立针对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剂量学验证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的剂量验证共有3个测量项目一是采用小灵敏体积的电离室在仿人形模体中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一般是射野等中心点)的绝对剂量,二是采用胶片测量一个治疗计划的所有射野在仿人形模体内形成的复合剂量分布,三是采用胶片或半导体探测器阵列在干水模体中测量单个射野的强度分布。由于完成全3个测量项目占用机器的时间过长,实际操作时采用自适应的方式,即首先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的绝对剂量,如果剂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不再进行其他的测量;如果剂量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则增加两个电离室测量点,并采用胶片测量横断面的剂量分布和(或)射野强度分布。结果93%患者的计划可以顺利实施,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调整铅门位置或完全重新设计。87%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对射野机器跳数进行修正;修正系统误差后,有96%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建立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方法,这种方法随着设备条件的改善和经验的积累还会进一步完善。针对患者的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3 cm脑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的初步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6年前10年间采用FSRT且资料完整的直径>3 cm的脑转移瘤患者47例,其中男34例,女13例,年龄31~87岁(中位值58岁).原发灶病理为腺癌19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7例,腺鳞癌3例,黑色素瘤2例,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各1例,病理类型不明6例.初治组26例,复发组21例.脑转移瘤直径3.1~6.0 cm(中位值3.8 cm).计划靶体积2.5~33.8 cm3(中位值9.4 cm3).FSRT总剂量16~68 Gy(中位值31 Gy)分2~15次(中位值5次).原发灶治疗方法 :手术23例,放、化疗22例,未治2例.结果 随访截止2008年4月,随访率为100%,满5年随访的例数为28例.1、2、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9%、44%、44%.中位生存期11.0个月(0.5~88.0个月,95%CI=8.1~13.8个月);1、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17%、6%.在死亡的46例中,21例死于颅内病变进展,17例死于颅外病变进展,8例死于其他原因.结论 FSRT通过分次治疗、个体化给量、全脑放疗或一程FSRT后推量,能有效控制最大径>3 cm的脑转移瘤、延长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非胃肠手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管探查术、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的患者267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47)和TEAS组(n=120)。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至手术结束,TEAS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合谷穴,采用疏密波,频率15~20 Hz进行电刺激,刺激强度为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强度。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腹胀的发生情况;术后行胃肠功能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于术前30 min和术后12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TEAS组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发生率降低,术后胃肠功能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降低,术后12 h时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 TEAS可促进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用于精准预测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手术角膜基质切削厚度的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 从全飞秒手术系统厂家处获取标准化切削厚度数据表格,提取共计12188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切削厚度的影响因素输入,以切削厚度为输出结果,采用Matlab编程软件构建SMILE手术角膜基质切削厚度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 针对该BP神经网络模型,设定最大训练迭代次数为5000次,实际迭代次数为2464次,设定误差为0.001,实际误差为0.112。该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我院SMILE手术共计1038例临床患者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切削厚度的预测数据取整后与实际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约99.81%数据的误差在[-1,1]μm。结论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了角膜基质切削厚度与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半径以及微透镜直径等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描述,通过调用该模型能准确预测角膜基质切削厚度并计算剩余角膜基质厚度,可为SMILE手术相关参数提供依据,进而提高SMILE手术的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