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4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381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362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830篇
内科学   496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科学   475篇
综合类   168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80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790篇
  9篇
中国医学   559篇
肿瘤学   2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4年   1篇
  1939年   2篇
  1935年   2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膝卧位矫正枕位异常的可行性。方法:将单胎初产临产的枕位异常的产妇186例,随机分成两组,入选者均无绝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严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其中96例为观察组采取胸膝卧位矫正枕位,另9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明显增加,而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膝卧位在产程中矫正枕位异常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西部基层医院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并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如:基层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人员的教育及职称状况;既往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经历;对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进行探讨,明确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优势,为进一步在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来评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 ,探讨DT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 2 0例年龄相似的健康者 ,应用DTI技术对二尖瓣环室间隔侧的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二尖瓣血流脉冲多普勒 (PW)检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PW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 ,峰值速度E、A及E/A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 ;DTI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 ,峰值速度Ea、Aa及Ea/Aa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PW、DTI两组相同部位间比较 ,高血压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比常规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参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龋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因素、龋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致病关系和作用机理。方法:以东北电力学院入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MJDS、龋诊断标准和安氏分类等方法,对1065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正常(?)TMJDS阳性率为6.81%,异常(?)TMJDS阳性率为48.32%,具有显著差异性。无龋者TMJDS阳性率为23.72%,龋病者TMJDS阳性率为39.58%,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异常(?)、龋病是TMJDS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相邻纸片法对10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诱导酶的检测,用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04例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77株,占74%,诱导酶阳性株26株,占25%,13株两种酶同时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主要集中在几个病区,诱导酶阳性株则无此倾向,104株菌对多种怀素高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和耐药性均十分严重。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加强阴肠杆菌产酶情况的检测,治疗产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深,任何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屈颈MRI对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男性患者5例,平均年龄21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远端肌萎缩。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21岁男性8例。2组均行常规及屈颈颈椎MR平扫,矢状、轴面SE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结果常规颈椎扫描:5例患者下段颈髓变细;屈颈位MR扫描:下颈段颈6以下脊髓前屈、变扁平,矢状径4~6mm,硬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后间隙明显增宽,可见多发条状、迂曲流空信号影及软组织信号。对照组:常规扫描,下颈段脊髓(颈6~胸2)可见颈膨大,屈颈位脊髓略变细(6~7mm),硬膜囊后壁无前移,硬膜后间隙未见扩张血管影。结论屈颈MRI有助于显示下颈段脊髓及硬膜囊改变,结合临床资料可准确诊断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  相似文献   
7.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腔造影技术(Transvaginal sonohysterography,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有异常阴道出血者行SHG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1例。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均可清晰地显示宫腔轮廓和病灶的形态,30例与内膜界限清楚,可见病灶附着部位,23例于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信号;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6例,均可见子宫内膜稍强回声结节,其中19例边界清楚,6例可见病灶附着部位;8例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使用TVS34例均未显示宫腔的轮廓。本组子宫内膜病例在宫腔轮廓及病灶附着部位方面SHG和TVS的显示率分别为94.1%、88.2%和0%、17.6%。SHG明显优于TVS(P<0.001)。SHG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回声与基底部的子宫肌层相似,略低于子宫内膜,病灶基底部与子宫肌层无界限,表面可见内膜与造影剂构成的亮线,1例可见蒂部,CDFI显示2例内部血流丰富,1例见肌层血管穿入病灶。TVS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表现为为子宫内膜低回声结节,1例子宫内膜呈非均质改变,CDFI可见内部丰富的血流信号(SHG显示宫腔内为2枚粘膜下子宫肌瘤,已得到HSC证实)。结论:SHG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池美兰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3):1171-1171,1173
在护理专业院校教学中以护理专业知识为重点,如何遵循教学宗旨,培养个性化人才,使日话教学从普通的公共学科中脱颖而出,是护理院校日语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损毁治疗与化疗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射频损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收治73例晚期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给予射频损毁治疗和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观察比较其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1年及2年生存率;并分析其治疗后生存质量。结果:射频损毁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71.5%(30/42),明显高于化疗组的43.3%,差异呈显著性,(x2=4.63,P<0.05)。射频损毁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年及2年生存率及治疗后生存质量均高于化疗组。结论:射频损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具有较好的中期疗效,且能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