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TIGI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NK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阐明其在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4例SLE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外周血NK细胞表面TIGIT表达水平,比较SLE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SLE稳定组与SLE活动组之间NKT细胞表面TIGIT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实验室检查数据及治疗的相关性。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2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SLE组NK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LE组NK细胞TIGIT表达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NK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SLE稳定组(P0.05),而SLE活动组NK细胞TIGIT表达MFI与SLE稳定组之间无差异(P0.05)。SLE患者中抗r RNP抗体阳性组外周血NK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对应阴性组(P0.05)。SLE患者NK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与C3呈正相关(P0.05),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呈负相关(P0.05)。经过治疗后SLE患者NK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可明显升高(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NK细胞TIGIT表达异常,与SLEDAI、自身抗体产生、炎症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AAG)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例,分别检测其尿AAG、随机尿微量白蛋白(MABL)和肌酐水平.将T2DM患者按尿AAG水平分为尿正常AAG组(NAAGU)组、微量尿AAG组(MAAGU)组和尿大量AAG组(MaAAGU)组,以MALB与尿肌酐的比值(ACR)为肾组织损害进展的参照标准,随访观察各组患者尿AAG水平与肾损害进展的关系.评价尿AAG水平对T2DM患者DN发生和发展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NAAGU组、MAAGU组和MaAAGU组中,分别有7.14%、16.67%和37.5%的T2DM患者发生了DN的进展,有8.33%的MAAGU组患者发生了DN的缓解,而在MaAAGU组中无一例患者发生DN的缓解.结论 尿AAG测定可作为T2DM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对T2DM患者DN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浊浊度对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干扰分析。 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EP7-A2文件,进行干扰筛选、剂量效应分析以及应用高速离心法处理标本后对是否可消除脂浊对CRP的干扰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程度的脂浊对速率散射比浊法均有一定的干扰,干扰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脂浊在1 000浊度时对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有负干扰。剂量效应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脂浊在1 000-4 000浊度时,分析物浓度水平的剂量效应回归方程均为一次线性负干扰。高速离心处理标本后可消除脂浊对CRP的干扰。 结论 脂浊对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有一定的干扰,采取高速离心法处理标本后可消除轻度脂浊对CRP检测的干扰。当脂浊浊度大于1 000浊度时应同时进行甘油三酯检测,利用回归方程对CRP结果进行校正,确保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AAG)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期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115例,根据Mogensen等分级标准正常白蛋白尿(NAU)组42例、微量白蛋白尿(MAU)组40例、大量白蛋白尿(MaAU)组33例,选择健康体检者(NC组)及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应激组)各40例,分别检测其尿AAG、血清AAG。结果 T2DM患者尿AAG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且随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有上升趋势,NAU、MAU和MaAU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NAU组尿AAG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激组血清AAG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但两组尿A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AAG水平对于早期DN诊断及DN严重程度分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MODS)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24孔细胞培养板液体培养方法建立MODS.收集74份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63份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18份非结核病患者胸腔积液和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和MODS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对改良罗氏培养法和MODS培养获得的分枝杆菌采用免疫层析法鉴定,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MODS、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抗酸染色法 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的阳性率分别为58.1%(43/74)、18.9%(14/74)和6.8%(5/74);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的阳性率分别为54.0%(34/63)、20.6%(13/63)和4.8%(3/63).MODS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阳性率均高于改良罗氏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0,P<0.01;x2=14.97,P<0.01).所有改良罗氏培养法和MODS检测获得的分枝杆菌均为结核分枝杆菌.三种方法检测18份非结核病患者胸腔积液和脑脊液结果均为阴性.MODS检测脑脊液和胸腔积液标本的阳性检出中位时间分别为9d和14d,明显短于改良罗氏培养法所需的31d.结论 MODS与传统 病原学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敏感性好、检出时间短的优势,适用于肺外结核病的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7例SLE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表达百分率,比较SLE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SLE活动组和稳定组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表达百分率,分析其与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并检测10例SLE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PD-L1的表达.结果 ① SLE组外周血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活动组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7).② SLE患者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G(IgG)、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性,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呈负相关性,对这些呈线性相关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LE患者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ANA和ESR的线性回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05).以外,在低补体3(C3)组和低白细胞计数(WBC)组中,SLE患者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C3、WBC呈负相关性.SLE患者中低WBC、低血小板计数(PLT)、高中性粒细胞数、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阳性组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应的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SLE患者发热、皮肤表现、低白细胞血症、低红细胞血症、低血小板血症、贫血和血尿阳性组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应的阴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SLE患者有效治疗后PD-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表达异常,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以及抗体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