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与加权综合评分法优选当归烟熏工艺。方法以当归药材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提取率,阿魏酸,Z-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正丁烯基苯酞为指标,测定烟熏当归药材各个指标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到综合评分。结果烟熏的温度、时间和发烟材料的量对烟熏当归的质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最终确定的烟熏工艺条件为烟熏温度50℃,时间8h,发烟材料3kg。结论采用AHP与综合评分法可以用来优选当归烟熏工艺,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中药加工效率,为当归生产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估紫杉醇(paclitaxel, TAX)与异环磷酰胺(ifosfomide,IFO)组成的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17例Ⅲ~Ⅳ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治疗剂量:TAX 135~150 mg/m2,静滴第1天;IFO 1.2 g/m2,静滴第1~5天,21或28 d为1个周期,2~3个周期为1疗程.结果 17例患者中,CR 1例,PR 7例,有效率47.1%(8/17).其中鳞癌和腺癌有效率分别为50.0%(4/8)和42.9%(4/7),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缓解期9.1个月,中位生存期10.8个月,1年生存率47.1% (8/17).最明显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疼痛、脱发等.结论 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生存期较长,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应注意其血液学毒性.  相似文献   
4.
5.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K)是一种罕见的肾上皮肿瘤.早在1997年,MTSCC-K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肾肿瘤被描述记录:这种肿瘤由不规则管状结构伴黏液样间质构成[1,2].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罕见的病理类型予以命名[3].MTSCC-K是一种预后相对较好的肾脏肿瘤[4].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肿瘤的病理特点,本文总结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例MTSCC-K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不同注射间隔时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最佳注射间隔时间。方法:选择350例门诊及住院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患者均给予盐酸青藤碱注射液35mg,双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先行左侧膝关节腔注射,间隔一定时间后行右侧注射治疗,每10天为一疗程,A组两侧膝关节注射间隔20min,B组间隔30min,C组间隔40min。结果:3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P<0.017)。结论:盐酸青藤碱双侧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注射间隔时间达40min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肺癌病人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护理规范.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0月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139例肺癌病人从护患沟通、心理护理、标本采集、CIK细胞悬液回输和输注后病情观查等环节的经验.结果 13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有1例出现发热,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Notch1信号通路的配体delta-like ligand4(DLL4)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脂质体介导将含配体DLL4基因的质粒pBudCE4.1-DLL4转染K562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48 h后DLL4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同样检测转染后Notch1受体胞内区(NICD)、下游靶基因Hesl的mRNA及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的细胞转录因子YY1、原癌基因C-MYC及抑癌基因Rb蛋白的表达水平;用CCK-8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质粒48 h后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DLL4基因转染后的K562细胞中DLL4、NICD及下游靶基因Hesl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说明DLL4的过表达激活了Notch1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显示,DLL4的转染增加了细胞转录因子YY1、原癌基因C-MYC及抑癌基因Rb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K56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及细胞凋亡的增加.结论:外源性DLL4基因过表达可有效活化K562细胞内Notch1信号通路,可能通过YY1、C-MYC及Rb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高表达诱导K562细胞的生长减慢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并鉴定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方法将酵母表达的HBsAg包被在微孔板上,加入噬菌体进行随机肽库筛选,经过4轮筛选后,随机挑取15个克隆进行DNA测序,并通过夹心ELISA方法鉴定其亲和力,采用剂量依赖结合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检测其与 HBsAg结合的特异性。结果经过4轮筛选,得到一优势克隆No .3,展示肽段为SSYAPYVWQPIA ,与 HBsAg有较强的亲和力,剂量依赖结合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证明克隆No .3与HBsAg的结合是特异性的。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可以获得HBsAg特异性结合肽,此多肽可以作为靶向分子用于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为乙型肝炎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磁共振的成像原理,分析GE VECTRA 0.5 T磁共振机的维护方法.方法:对磁共振的使用环境、超导的维持和图像信噪比的测量作一说明.对射频系统、梯度系统、床、制冷系统和操作台的典型故障的维修进行探讨.结论:正确使用、认真维护维修磁共振机,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自主维修可节约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