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UC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心理应激状况、家族史、文化程度、饮用牛奶、感染性肠病等观察指标在UC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UC患者中有家族史、精神紧张、经常饮用牛奶、有感染性肠病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P<0.01),有吸烟史比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OR=1.893,P=0.003),感染性肠病(OR=6.316,P=0.000),精神紧张(OR=1.046,P=0.001),饮用牛奶(OR=2.196,P=0.008)等因素是U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吸烟(OR=6.354,P=0.000)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UC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族史、饮用牛奶、感染性肠病、精神紧张是U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吸烟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鞠红艳  吴若岱 《当代医学》2014,(14):138-139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对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荆花胃康胶丸和法莫替丁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荆花胃康胶丸在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方面优于法莫替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肝源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在1934年,就有学者提出了肝源性溃疡的概念(Hepatogenic ulcer,HU),它是指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消化性溃疡。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约为正常人群的2—3倍,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20%-30%,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是HU发病的基础,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国内外近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及宝安西乡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其是否并发SBP分为两组各50例,对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腹水蛋白、ALB、TBIL等)、肝功能分级(Child-Pugh)等相关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SBP组较非SBP组的腹水蛋白、ALB显著降低,在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TBIL的比较上显著增高(P<0.05),且两组的消化道出血史、Child-Pugh分级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水蛋白、Child-Pugh分级、ALB、TBIL、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以及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TAK1)在结肠癌组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1例结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AK1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检测结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AK1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TA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8.8%vs.16.3%,P0.05);TAK1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AK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TAK1阳性表达的结肠癌组织K-ras基因的突变率明显高于TAK1阴性表达的结肠癌组织(52.6%vs.13.6%,P0.05)。结论:TAK1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恶性进展,且TAK1的表达可能与K-ras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糖尿病史神经重症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陆军总医院NSICU收治的539例既往无糖尿病史的神经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按指血糖值分为应激性高血糖(SHG)组(127例)和血糖正常组(338例),将SHG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4例)和强化治疗组(63例)。分析血糖水平与GCS评分、GOS评分、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SHG组GCS评分更低(6.08±1.71,P=0.000),将SHG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后,两者相比,GOS评分无明显差异(P=0.507),住ICU时间(P=0.072)及28d病死率无差异(P=0.52),强化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重症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可改善短期结局(机械通气时间),但对长期临床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叶酸和维生素B12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UC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Hcy、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及甲硫氨酸合成酶(MS)的基因多态性及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观察组Hcy为(14.74±1.69)mol/L,高于对照组〔(10.26±1.48)mol/L,P<0.05〕。观察组叶酸和维生素B12分别为(5.10±0.43)ng/ml和(241.63±10.51)pg/ml,均低于对照组〔(6.28±0.75)ng/ml和(376.52±11.38)pg/ml,P<0.05〕。两组MTHFR和MS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为(11.33±1.50)mol/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叶酸和维生素B12分别为(6.04±0.58)ng/ml和(312.75±11.49)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UC患者中Hcy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降低,Hcy及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叶酸和维生素B12可能与U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鞠红艳  吴若岱 《当代医学》2014,(18):135-136
目的:观察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法均分为2组(n=45)。A组单纯应用奥美拉唑,B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4周后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A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8.89%,B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优于单存应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