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7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药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ClinicalStudyofReversing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inHypertensivePatientsbyAdalatZhangFumin(张馥敏)XuDi(许迪)YongYonghong(雍永宏)Chen...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对6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后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2例成功施行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大小及功能的改变。结果:ASD封堵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增大,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未见明显改变;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每搏量、右室射血分数及右室心肌工作指数均减小。结论:经皮穿刺ASD封堵治疗既可减轻右室容量负荷,改善右室功能,也可改善左室的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对ASD封堵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及疗效的观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233名疑为冠心病和心肌梗死(MI)患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它们的关系。结果:221例随访6-30个月,46例发生48例次心脏事件,颈动脉超声阳性与阴性患的心脏事件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ARVC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及斑点追踪技术检查,观察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右心室侧壁各节段在心肌收缩期的峰值及应变率。病例组根据ARVC病情级别分为3个亚组,II级组29例、III级组21例、IV级组10例,比较3个亚组各节段右心室侧壁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应变率。 结果 病例组右心室侧壁各节段在心肌收缩期的峰值速度及应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3个亚组右心室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在心肌收缩期的峰值速度及应变率均为II级组>III级组>IV级组(P<0.05)。不同心肌节段峰值速度、应变率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均有一定对诊断价值,中段心肌应变率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高达0.905(0.612-0.978)。 结论 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可检测心室结构、心肌收缩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变化,对ARVC的早期诊断及预测病情程度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70例.根据2000年亚太地区肥胖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非肥胖组和肥胖组.使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升主动脉内径(AOD)、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二尖瓣E峰与A峰比值(E/A). 结果 (1)肥胖组体质量、体表面积、舒张压、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三酰甘油高于非肥胖组,非肥胖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高于肥胖组;(2)肥胖组LAD.IVS、LVPW、左心室质量及E/A比值<1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组;(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非肥胖组EF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肥胖组EF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胆固醇、左心室质量(LVM)、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左心肥大、左心舒张功能异常,与胰岛素抵抗、高三酰甘油血症并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行DDD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分别在房室顺序下传(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AVC)及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RVAP)模式下的心功能参数,探讨DDD起搏器植入患者不同传导/起搏模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植入DDD起搏器的SSS患者46例,将起搏模式程控于AVC和RVAP模式,选取5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种模式下起搏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或肺动脉瓣口脉冲波多普勒(PW)参数,并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测量各组左室扭转参数。记录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植入时间、心室起搏累积百分比(cumulative ventricular pacing proportion,Cum% VP),并与上述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VC、RVAP模式下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心尖旋转角度峰值减低(P均〈0.01),而心底部旋转角度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C模式下左室心底-心尖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差无显著改变,而RVAP模式下该参数延长(P〈0.05)。RVAP模式下LVEF较对照组降低(P〈0.05),AVC模式下LV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扭转角度峰值与LVEF呈正相关,与Cum% VP呈负相关。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心功能降低,这一效应独立于右室心尖部位起搏导致的心肌运动失同步的影响;左室扭转角度、左室心尖部旋转角度较LVEF能更敏感地反映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左室扭转角度与Cum% VP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 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 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 (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 < 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 < 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 > 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 < 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 > 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其斑块情况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测定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到中膜厚度和斑块情况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1.9%和68.2%,特异性89.5%和80.2%,准确性为91.9%和72.9%.对单支病变的敏感性为72.5和55%,对双支病变的敏感性为100%和81.6%,对三只病变的敏感性为100%和87%.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IMT≥0.85mm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4.2%比10.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检出率和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检查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右室不同位点起搏状态下左室收缩模式及功能的改变,探讨生理性起搏模式的超声评价方法.方法 选择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的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6例,于消融成功后,置入起搏导管,按照随机顺序分别起搏右房(AAI)、右室心尖部(VVI-RVA)、右室流出道(VVI-RVOT)、右室间隔部(VVI-IVS).测量各起搏状态下:①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包括左室扭转角度(Twist)、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Ao)、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ε);②左室收缩模式参数,包括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Sε)、标化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Pε),分别计算不同层面、不同室壁Sε、TPε值,并用曲线图分别显示Sε、TPε在不同层面及不同室壁同的分布规律,分析不同室壁Sε、TPε的相关性.结果 与AAI组比较,右心室3个位点起搏组的左室收缩期Twist、VTIAo、Gε绝对值均显著降低(P均<0.01),其中右室3个位点起搏组的Gε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VVI-RVOT>VVI-IVS>VVI-RVA(P<0.05).与AAI组比较,右室3个位点起搏组的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Sε、TPε的分布模式改变明显,以RVA组最为显著,而RVOT组及RVS组分布模式较接近.室壁Sε与TPε呈负相关(r=-0.51,P<O.001).结论 与AAI起搏模式相比,右室起搏可导致左室收缩模式的改变及收缩功能的降低,其中以RVA起搏状态改变最为明显.左室纵向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价不同位点起搏状态下左室收缩模式及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