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个性特征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阳性症状量表对202例在青春期首发的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相关分析发现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中的幻觉总评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与神经质标准分成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阳性症状的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童年期疾病、神经质、受教育年限、亲子关系、性别。结论:有过童年疾病、个性特征中神经质高的、文化程度高的、亲子关系差的、女性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其阳性症状也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T2DM)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基因型及分布频率,探讨PAI-1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34例T2DM患者,对照组为39例健康体检正常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技术检测各组人群PAI-1基因多态性,两组人群血浆PAI-1含量检测采用美国USCNLIFE原装人PAI-1 ELISA试剂盒,酶标仪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两次平行测定取均值计算样品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AI-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r=24.127,P〈0.001;X^2=7.312,P〈0.05)。观察组4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6.280,P〈0.05)。观察组血浆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0.7,P〈0.01),观察组内比较4G/4G者血浆PAI-1含量明显高于4G/5G和5G/5G者,有显著性差异(F=21.02,P〈0.001)。结论PAI-1基因多态性与T2DM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中4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隋菊英 《中外医疗》2008,27(32):14-15
目的 探讨溶血、脂血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干扰影响.方法 用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并与二氯苯胺法和改良J-G法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钒酸氧化法与二氯苯胺法和改良J-G法有良好的相关性(Y1=0.98X-0.32,r=0.99;Y 2=0.97X+3.26,r=0.95).结论 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简单、快速、稳定,线性范围宽,能抵抗溶血、脂血干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HBsAg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用胶体金纸条和ELISA试剂同时检测HBsAg血清标本。结果:与ELISA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HBsAg的灵敏度为96%,特异性为100%。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ELISA相比特异性基本一致,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灵敏度稍差。结论:HBsAg胶体金纸条与ELISA试剂相比有较高的特异性,但灵敏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心理应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因素对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对202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学习压力与情感平淡总评分、言语障碍总评分、意志缺乏总评分、兴趣/社交缺乏总评分、分量表总评总分、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成正相关.教师压力与情感平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