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0 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 2 49例 ,女 5 7例。应用体外循环 2 3 4例 ,非体外循环 72例。搭桥数 1~ 6支 人 ,平均 (3 .45± 1.2 5 )支 人。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二次开胸 5例 (1.6% ) ,低心排综合征 10例 (3 .3 % ) ,应用IABP4例 (1.3 % ) ,肝功能不全 6例 (2 .0 % )。肾功能不全 7例 (2 .3 % ) ,反复发作房颤 2 3例 (7.5 % ) ,肺功能不全 6例(2 .0 % ) ,脑合并症 3例 (1.0 % ) ,胸腔积液 41例 (13 .4% )。死亡 7例 (2 .3 % ) ,其余病人康复出院。结论 合理的选择病人 ,成熟的手术技术 ,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处理的加强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真性、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19841998 年本院全组真性或假性室间隔膜部瘤手术39 例,从病因学、病理解剖学、术前UCG 检查、术中所见几方面进行比较,对全部31 例假性室间隔膜部瘤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假性室间隔膜部瘤诊断从病因学、病理解剖学、术前UCG 检查、术中所见等均可确立。术前诊断主要手段是UCG。术中所见最后确定真性和假性膜部瘤,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全部手术治疗无死亡,无合并症。术后对31 例假性膜部瘤患者随访6 ~15 年(平均11.6 年),近期、远期疗效均满意。全部恢复正常人生活。结论:(1)术前、术中鉴别出假性膜部瘤对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2) 对假性室间隔膜部瘤应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其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6例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6例中支病变40例,支病变109例,支病变617例,其中左主干病变83例,均选择胸部正中切口,每例移植血管1~6支,平均移植血管3.78支;随访1~56个月,631例(82.4%)症状完全消失,127例(16.6%)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6例死亡(0.78%),8例(1.04%)术中改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3~12个月2例因血管桥堵塞需要作PTCA。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6.35±19.8)h。住院时间(18.2±8)d。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绝大多数病例的首选术式,可以做到完全再血管化,满意的桥血流量,低并发症,操作安全,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3例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MI)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全组23例<18岁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了瓣膜成形术。结果:手术及术后随访~20个月,无1例死亡,1例行二尖瓣置换,1例有二尖瓣中度反流,其余为≤轻度反流。结论;儿童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对儿童MI应首选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一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 至 2020 年因一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行外科治疗的 12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8 例,女性 4 (33.3%)例。年龄1月~42岁,平均(6.77±11.94)岁。体重3.5~58.0 kg,平均(15.45±16.06)kg。左肺动脉起源 异常(AOLPA)2例,右肺动脉起源异常(AORPA)10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VSD) 1例,卵圆孔未闭(PFO)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9例,法洛四联症(TOF)2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1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MR)1 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R)5 例。结果 12 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合并其他畸形 术中同期处理,其中3例合并其他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患者术后因心力衰竭术后而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79~310 min,平均(137.83±69.9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4~130 min,平均(77.08±29.21)min;ICU停留时间38~ 427 h,平均(113.17±119.58)h;术前超声估计肺动脉压力,平均(81.00±34.34)mmHg(1 mm Hg=0.133 kPa),术 后及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均大致正常。术后随访时间 9~97 个月,平均(26.17±35.71)月,随访期间未发现 肺动脉狭窄现象。结论 肺动脉起源异常于升主动脉应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及生 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392例左主干病变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其中OPCAB组279例(71.2%),CCABG(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113例。比较2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组搭桥(4.17±0.86)支/人,CCABG组搭桥(4.24±0.94)支/人(t=-0.710,P=0.478)。2组新发心房纤颤[31例(11.1%)vs 8例(7.1%),χ^2=1.459,P=0.227]、围术期心肌梗死[7例(2.5%)vs 3例(2.7%),χ^2=0.000,P=1.000]、肾功能不全[9例(3.2%)vs 4例(3.5%),χ^2=0.000,P=1.000]、肺部并发症[15例(5.4%)vs 6例(5.3%),χ^2=0.000,P=1.000]差异无显著性。OPCAB组手术死亡[2例(0.7%)vs 5例(4.4%),χ^2=4.368,P=0.037]、呼吸机使用时间[中位数20 h(8-48 h)vs 51 h(14-130 h),Z=-2.823,P=0.005]、ICU停留时间[51h(38-141)h vs 92 h(42-352)h,Z=-2.618,P=0.009]、术后输血量[500 ml(200-1200)ml vs 800 ml(400-2100)ml,Z=-2.411,P=0.016]、二次开胸[5例(1.8%)vs 10例(8.8%),χ^2=9.052,P=0.003]、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1.1%)vs 9例(8.0%),χ^2=10.647,P=0.001]方面明显优于CCABG组。结论OPCAB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中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CABG)后房颤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OPCABG组75例,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ECCABG组113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OPCABG组术后15例(20%)出现房颤,ECCABG组术后31例(27.4%)出现房颤。二组房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房颤发生率,但仍有较高的发生率。房颤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术后侧支循环逐渐关闭,改变心房的血液分布,诱发心房内及其周围组织产生局灶激动,从而发生房颤。  相似文献   
8.
在心房颤动心房中Calpain-Ⅰ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lpain-Ⅰ蛋白和细胞调亡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关系和作用.方法选择行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取其左心房组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calpain-Ⅰ蛋白含量;用TUNEL法检测左心房肌细胞凋亡,计算其凋亡指数(AI).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calpain-Ⅰ蛋白含量明显增加(344%±101.9%,P<0.001);AI明显升高(24.6%±9.1%,P<0.01).Calpain-Ⅰ的蛋白含量和AI分别与左心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0.001);且Calapin-Ⅰ的蛋白含量与AI亦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慢性房颤时左心房组织中的calpain-Ⅰ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凋亡均增加,两者之间有协同作用,恶化心房的结构和功能,促进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心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房颤(PAF)组8例,慢性房颤(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分别应用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MMP-1、9和TIMP-1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MMP-9的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TI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各组间M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CAF组中,MMP-9蛋白水平、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r=0.512、0.500)、房颤持续时间(r=0.927、0.950)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TIMP-1则与左心房内径(r=-0.695、-0.401)、房颤持续时间(r=-0.672、-0.695)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TIMP-1与MMP-9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0.811、-0.655,P值均<<0.01)。结论风心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组织中,MMP-9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均增强,TIMP-1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则减弱;MMP-9/TIMP-1平衡失调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房颤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50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点及其中49例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CAF50例,其中35例为单纯性CAF,13例伴随其他先天性畸形或心脏疾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25例(50%),右冠状动脉25例(50%),但98%以上的患者引流至右心系。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死亡。结果:心脏不停跳外科手术闭合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建议确诊后,可以尽量采取小创伤方式,在症状出现前进行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