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27~(Kipl)和 p53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的 p27~(Kipl)蛋白和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 p27~(Kipl)和 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和49%。在胃癌深部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27~(kipl)呈显著低表达(P<0.05);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 p53呈显著高表达(P<0.05)。经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27~(Kipl)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0.59%,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4.55%和阴性组26%;p5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9.2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3.75%和阴性组53.19%。多变量 Cox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Kipl)、p53均是独立的预后指标,但 p27~(Kipt)表达对患者预后的相对危险度(RR=3.06)显著大于 p53表达的相对危险度(RR=2.33,P<0.01)。结论 p27~(Kipl)低表达与 p53高表达的癌细胞常更能浸润与转移,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27~(kipl)和 p53是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中 p27~(Kipl)表达评估胃癌预后的作用优于 p5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外科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0例患者行外科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得出老年人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在五年内的生存率是97%、十年之内的生存率是93%、十五年后的生存率是90%。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老年人早期胃癌,要注意选择适合患者的外科手术方式,经外科治疗后的预后工作要做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通过超声测量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renal pelvic diameter,APD)及初次就诊资料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诊断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性别、侧别、初诊年龄及初诊积水程度进行病例分组,组间通过卡方检验验证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初诊APD值与初诊年龄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①随访结束时有效病例170例,共有41例患儿(24.11%)选择手术治疗,初诊APD值越高患儿手术率越高(χ2=42.534,P=0.000),不同性别、侧别组间患儿手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初诊APD值(χ2=34.465,P=0.000)与侧别(χ2=4.067,P=0.044)预测随访期间手术有统计学意义。③初诊APD值ROC曲线分析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94(P=0.000;95%CI=0.826~0.962),最佳APD截断值1.75 cm,灵敏度82.9%,特异度86.8%;对于初诊年龄,AUC=0.345(P=0.003)。结论:初诊肾积水程度是儿童UPJO肾积水患儿手术决策重要相关因素。初次就诊APD值大于1.75 cm对于随访期间手术有预测价值,当初次就诊APD大于4 cm时,建议立即手术治疗。初诊超声检查对于儿童肾积水诊断治疗及手术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经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9月在医院ICU住院期间应用替考拉宁或万古霉素治疗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替考拉宁组和万古霉素组,其中替考拉宁治疗67例,万古霉素治疗6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129例入选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41例,泌尿系感染患者38例,血源性感染患者38例,其他感染患者12例;两组患者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83.58%,万古霉素组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清除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83.58%,万古霉素组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4.47%低于万古霉素组(P0.05);在检出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屎肠球菌。结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替考拉宁的安全性要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探讨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肿瘤患者的X线资料,同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X线检查诊断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其正确率为88.9%,与病理学结果有一定的差距,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平片检查可较直观的显示骨肿瘤患者骨质破坏区,骨质破坏基本情况等信息。结论 X线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骨肿瘤及骨质破坏的状况,在基层医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诊断骨肿瘤时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骨肿瘤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趋化因子CXC受体4(CXCR4)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以及PCa细胞系PC-3M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提取正常前列腺组织、PCa组织和PC-3M细胞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于mRNA水平检测其CXCR4的表达情况;制备PC-3M细胞爬片和MCF-7细胞爬片(人乳腺癌细胞系,作为阳性对照),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于蛋白水平测定CXCR4在PC-3M细胞中的表达。结果:RT-PCR方法显示PC-3M细胞和PCa组织CXCR4 mRNA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正常前列腺组织未见CXCR4 mRNA的表达;SABC显示PC-3M细胞CXCR4蛋白呈强表达。结论:CXCR4在PCa组织和PC-3M细胞中有明显表达,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无明显表达,CXCR4可能在PC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登革2型病毒(DENV-2)ZS01/01株E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RT-PCR扩增DENV-2 prM/E基因,通过融合PCR在prM基因前添加来自乙型脑炎病毒的信号肽序列,并将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缺失或替换为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E基因相应序列,将上述基因元件分别克隆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5/FRT及昆虫细胞表达载体pAcUW51-M中,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或S19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eence assay,IFA)及Western Blot检测E蛋白的表达与分泌.结果 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或Sf9细胞后,E蛋白在细胞内均有效表达,而仅有携带乙脑信号肽且缺失或替换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上清中可检测到明显的E蛋白分泌.结论 信号肽及E基因羧基末端20%区域对登革病毒E蛋白的分泌至关重要,宿主细胞对其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少阳主骨"出自<灵枢·经脉>.手足少阳经的循行涉及全身绝大部分骨、关节,少阳胆、三焦在脏腑功能上与骨也有着密切联系系;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偏于骨之体,少阳为枢,流通畅迭,不郁不结,主骨之用.通过阐释少阳胆与三焦及其所属经脉与骨的联系,以及现代医家对此的认识,探讨"少阳主骨"理论在治疗骨疾病方面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HPLC-ELSD法测定正脑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脑颗粒黄芪甲苷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mm×150mm,5μ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Alltech2000ES);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柱温为30℃。结果:黄芪甲苷在1.3968~9.7776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23%。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正脑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