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绞股蓝组(GP组),丹参对照组(SM组)。采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检测心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I/R组TNF-α表达明显增多(P<0.01),GP组TNF-α表达较I/R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G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抑制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年龄>60岁的患者248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24例和非糖尿病组124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标准对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比非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01)。糖尿病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01),单支病变、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01)。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更多累及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非糖尿病组相比较,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Gensini积分更高(P<0.001)。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广泛、严重,具有更高的致死风险。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及心力衰竭纠正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规律,以及TNF-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病因CHF患者30例(心功能Ⅰ-Ⅱ级14例,Ⅲ-Ⅳ级16例),并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ELISA测定TNF-α。结果:TNF-α在CHF患者中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随心功能改善,TNF-α表达下降。结论:TNF-α在CHF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定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单一的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个急性血栓形成过程,与不稳定脂质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有关。我院2001年10月至2004年9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与未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单个核细胞核因子kappa B(NF-κB)活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CS组3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清sCD40L的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 ACS组外周血清sCD40L的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均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sCD40L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D40L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活化而导致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生成,最终促使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律平在频发顽固性室上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频发顽固性室上速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基础性治疗护理,对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心律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复律率及平均复律时间,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心脏事件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77%,复律率为94.23%,平均复律时间为(996±89)s,对照组复发率为19.23%,复律率为82.69%,平均复律时间为(357±5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平治疗频发顽固性室上速的临床效果确切,复律效果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可作为频发顽固性室上速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IC)或经静脉(IV)不同给药途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4.11)、维普数据库(1999~2014.11)、万方数据库(1990~2014.11)、PubMed(1990~2014.11)、Cochrane Library(2014第11期)。纳入ACS患者PCI术中经IC注射替罗非班(IC组)与经IV射替罗非班(IV组)比较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JADAD改良法制定的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782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①与IV组比较,IC组能显著增加PCI术后TIMI Ⅲ级血流比率[RR=1.15,95%CI (1.04,1.27),P=0.009];②与IV组比较,IC组能显著改善PCI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WMD=4.54,95%CI(2.05,7.03),P=0.0004];③与IV组比较,IC组能显著降低PCI术后30天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RR=0.48,95%CI (0.35,0.65),P<0.0000 1];④PCI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在IV组与I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 CI(0.56,1.03),P=0.08]; 结论 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相比静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更能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微血管灌注,改善左心室功能恢复,能显著减少PCI术后随访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数量及质量有限,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复极离散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试验组,65例)、冠心病组(78例),进行标准12导联的体表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复极离散度和稳定性:QT、QT间期(QTc)、TpTe、TpTe/QT、QT变异指数(QTVI)和QT短时变异性(STVT)。结果与冠心病组相比,试验组患者QT时程(387.7ms±25.2ms vs 384.2ms±23.6ms,P=0.12)和STV30(2.40±0.55vs 2.37±0.51,P=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心率较快(71.9次/min±13.1次/min vs 66.5次/min±7.3次/min,P=0.02),QTc(396.9ms±21.3ms vs 387.3ms±23.2ms,P=0.01)、TpTe(83.2ms±1 2.7ms vs 76.7ms±9.4ms,P〈0.01)、TpTe/QT(0.23±0.04vs0.19±0.03,P〈0.01)和QTVI(-0.32±0.05vs-0.52±0.08,P〈0.01)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复极离散度和不稳定性,可能是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绞股蓝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L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40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GP1(100mg/kg)组、GP2(50mg/kg)组和丹参(100mg/kg)组。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肌酸激酶(CK)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IR组MDA、CK及ET显著增高,而SOD及NO则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比,P<0.01)。GP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MDA,血清CK及血浆ET值,明显提高心肌SOD与血浆NO水平(与IR组比,P<0.01),促进NO/ET比值恢复平衡,。结论:GP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ET释放,提高SOD活性及促进NO生成,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