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某养老机构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推荐的个案调查表和依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试行第一版)"进行。结果某养老机构有8名护理人员和住院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年龄中位为59岁,男、女比例1∶7。于末次暴露后4~15 d确诊。排查出225名密切接触者,无三代院内续发传播;不排除无症状感染存在传染的可能性;病亡1例。结论本次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建议防控策略应关注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管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和评价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技术(MLVA)在福建地区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FGE和MLVA技术对福建地区88株肠炎沙门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比较分型效果。结果88株肠炎沙门菌经PFGE分型后,相似度系数为43.9%~100.0%,得到46个PFGE型别(PT 0001~PT 0046)、2个优势型别簇(cluster A~B),分辨系数(D值)为0.9459。PT 0002、PT 0011、PT 0013和PT 0029为优势PFGE;经MLVA分型后,遗传关联度介于26.8%~100%之间,得到40个MLVA型别(MT 0001~MT 0040)、2个优势基因簇(cluster 1~2),分辨系数(D值)为0.9235。MT 0005、MT 0004和MT 0014为优势MLVA型别。结论PFGE分辨力略高,与流行病学背景资料更吻合;MLVA在分析菌株之间亲缘关系和遗传相关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构建ICR小鼠感染模型研究特勒凯比尔血清型沙门菌的致病力,对小鼠分离株进行病原学鉴定。方法 通过感染小鼠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组织细菌载量等的变化,观察排菌周期,评价该血清型沙门菌对小鼠的致病性,计算小鼠LD50;通过飞行质谱、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分子分型等实验,与人分离株进行比对;通过PCR实验、全基因组测序等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 特勒凯比尔沙门菌LD50为2.67×108 CFU/mL;感染后0.5 h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卷缩、被毛松乱;死亡小鼠解剖发现小肠充血严重,可见较多气泡、积液,盲肠坏死,肝尖点状变性坏死,肾脏表面有坏死灶,脾脏萎缩;小鼠脾脏、肾脏、肺脏、肝脏、空肠细菌载量感染后3 d达到高峰,而心脏第6 d达高峰;高剂量组排菌时间超100 d;组织中CD3含量随剂量增加呈递增状态,炎细胞浸润,心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肝细胞大面积空泡、变性坏死,脾窦扩张明显,分区模糊,肾小球基膜增厚,纤毛上皮部分剥脱,空肠绒毛萎缩、脱落;PCR及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具有cdtB、pltA、pltB等沙门菌相关毒力基因。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福建省首次报道自临床疑似脓毒血症患者血液检出特勒凯比尔沙门菌的生物表型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纯化菌株的系统生化、飞行质谱和标准化血清识别程序进行表型鉴定和耐药性测试,并对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本次临床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符合特勒凯比尔沙门菌定义,经沙门菌血清型数据库比对为国内首次发现的沙门菌血清型,对所有测试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福建省沙门菌血清型比较复杂,应引起临床和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地区鼠伤寒沙门菌喹诺酮耐药状况及其分子分型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83株鼠伤寒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扩增沙门菌的喹诺酮耐药区(QRDR)基因(gyrA,parC)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aac(6’)-Ib-cr,oqxA,oqxB);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比较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 83株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7.7%(23/83),13.2%(11/83)和4.8%(4/83),QRDR基因突变率为25.3%(21/83)。21株基因突变株存在gyrA和parC两个突变类型,突变氨基酸类型分别为Ser83Tyr、Ser83Phe、Asp87Tyr和Asp87Asn,其中以第87位氨基酸突变为主,占总突变数的52.4%(11/21)。parC基因突变菌1株,为第80位氨基酸突变Ser80Arg,该菌株同时为gyrA:Ser83Phe突变。PMQR基因(aac(6’)-Ib-cr,oqxA,oqxB)在83株鼠伤寒沙门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5%(17/83)、15.7%(13/83)和16.9%(14/83)。72株鼠伤寒沙门菌经MLVA分型后遗传关联度介于42.3%~100%之间,按照100%的相似度可分为18个型别,其中次优势型MT5菌株耐药基因与MLVA分型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结论福建地区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不高,但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菌中存在耐药基因突变,并具有一定的聚集性,需继续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8.
<正>P1625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血液中具有潜在共同感染源的比氏肠微孢子虫感染//Guillaume Desoubeaux,Céline Nourrisson,Maxime Moniot,等微孢子虫病通常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真菌感染,特别是在免疫力低下的宿主中。2018年1月,在4天内,法国一家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例血液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福建省腹泻患者与健康人群分离的沙门菌毒力基因sitC及iroN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两种毒力基因在福建省分离率较高的4种常见血清型沙门菌中的分布差异,为进一步有效防控沙门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福建省从腹泻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分离到的沙门菌166株,其中腹泻患者121株、健康人群45株,包括鼠伤寒、肠炎、德尔卑和斯坦利四种血清型,运用常规PCR方法扩增毒力基因sitC及iroN。结果 毒力基因sitC及iroN在166株沙门菌分离株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1.81%(86株)和39.76%(66株)。在腹泻患者和健康人群两个组别中,sitC及iroN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sitC2=0.347,P=0.556;χiroN2=3.322,P=0.068)。在鼠伤寒、肠炎、德尔卑和斯坦利四种血清型中,sitC及iroN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sitC2=11.634,P=0.009;χiroN2=15.020,P=0.002)。sitC+iroN+及sitC-iroN-是最常见的基因携带模式。结论 福建省沙门菌分离株中均检出了一定比例的sitC和iroN毒力基因。这两个毒力基因的分布存在血清型差异,但在健康人群和腹泻病人的沙门菌分离株中不存在分布差异。所以健康人群的沙门菌分离株与腹泻病人的沙门菌分离株一样都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一定的致病潜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福建省鼠伤寒沙门菌β-内酰胺耐药状况及其与ESBLs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3 株鼠伤寒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及ESBLs菌株其他18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耐药率;同时用PCR方法检测菌株ESBLs相关基因blaTEMblaCTX-MblaOXAblaSHV的携带情况,并对blaCTX-M阳性基因进行测序分型。结果 两类不同来源菌株均对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腹泻患者来源株对第三、四代头孢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腹泻患者来源株中检出10株ESBLs阳性菌株,检出率16.39%(10/61),该类菌株全部为多重耐药。腹泻患者来源株blaTEMblaCTX-MblaOX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5.74%(34/61)、16.39%(10/61)和19.67%(12/61);健康人员来源株blaTEMblaOX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2.73%(5/22)和18.18%(4/22),未检出blaCTX-M基因,两类菌株均未检出blaSHV基因。10株blaCTX-M基因阳性株测序表明blaCTX-M-14基因型4株、blaCTX-M-15blaCTX-M-55基因型各3株。相关性分析表明blaTEM基因与氨苄西林耐药表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01, Ka=0.546),blaCTX-M基因与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耐药表型高度一致(P<0.001, Ka=1.000),与头孢他定(P<0.001, Ka=0.626)和氨曲南(P<0.001, Ka=0.668)一致性较好。结论 福建省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菌素及ESBLs耐药主要由blaCTX-M基因介导且ESBLs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