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福建省2006年发现的1例登革热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鉴定病毒型别。[方法]应用免疫层析及ELISA方法检测感染者双份血清中病毒IgM和IgG抗体,逆转录-套式PCR方法扩增登革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并与1~4型病毒特异性产物比较,判定其型别。[结果]双份血清标本均检出病毒IgM抗体,恢复期血清中IgG抗体出现阳转。使用通用引物和型特异性引物,在急性期标本中检出血清3型登革病毒特异性核酸,其他型别为阴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人系从菲律宾回国,在当地有蚊虫叮咬史。[结论]该登革热病例为血清3型病毒感染。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其感染地可能为菲律宾,为防止病毒暴发流行,应对其进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乙脑流行季节,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采集到67例临床脑炎患者的血清(双份血清20对,单份血清47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出Colti病毒和乙脑病毒抗体。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有四种血清抗体反应类型,第一种是仅查到Colti病毒抗体,占4.45%(3/67);第二种是仅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0.9%(14/67);第三种是既查到Colti病毒抗体,又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3.9%(16/67);第四种是既未查到Colti病毒抗体,又未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50.7%(34/67)。67例血清中查出Colti病毒抗体阳性(ELISA滴度≥1∶100)有19例,阳性率占28.4%(19/67),其中20对双份血清中有2对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血清Colti病毒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此2例患者的血象检查结果与Colti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血象相符。以上试验为我省首次检测到Colti病毒抗体,这说明我省不仅存在Colti病毒引起的感染,而且也存在Colti病毒引起的脑炎患者。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开展疫情监测和媒介调查,防止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采集可疑病人双份血清、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和健康人静脉血,以血凝抑制和免疫荧光法检测IgM和IgG;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确定媒介种群密度。结果:1999年原流行区发现可疑病人3例,IgG阳性1例,患者系境外感染;福州、漳州不明原因发热73例,IgM和IgG抗体为阴性;以免疫荧光法检测1999年流行区健康人群血清100份,IgG阳性率为17.0%,其它地区250份均为阴性。11个县(市、区)38个媒介调查点仅捕获白纹伊蚊,其幼虫密度平均房屋指数37.3%,容器指数45.0%,布雷图指数78.9;沿海地区白纹伊蚊密度远较山区县为高。白纹伊蚊各类孳生环境多达27种。结论:登革热在福建沿海地区存在流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2006年福州流感监测点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6年福州市流感监测点分离的58株流感毒株,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鸡胚法和MDCK细胞法分离病毒,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对病毒进行型和亚型鉴定。[结果]病毒阳性率8.1%(58/712)。其中甲1亚型(H1N1)39株;乙型(B)19株,其中Yamagata系8株,Victoria系11株。[结论]2006年福州市全年流感以H1N1型为主,与往年不同的是流行高峰除4月外,1月形成一个更高的流行峰,夏季高峰仍在7月。2007年应密切关注甲3亚型流感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分离自福建省的1株登革1型病毒(FJ231/04)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其它病毒株全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了解其序列特征和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采取分段扩增、克隆、测序的方案,设计10对引物分别扩增不同的片段,基因组5’末端序列采用RACE技术进行扩增,扩增产物随后克隆到质粒载体并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进行拼按后组成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结果拼接后的病毒全基因组全长10735nt,编码一个长的开放读码框。参考已公布的登革1型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对该病毒株进行进化分析。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该福建省分离株属登革1型病毒中的第1群(基因1型)病毒。在遗传距离上,该毒株和2002年的泰国分离株最为接近(差异为0.53%)。根据病毒发现时间及其核酸差异,推测该病毒可能是通过在东南亚一带感染者或病人带入福建。结论通过对登革病毒金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可以获得毒株的特征。此外病毒序列的进化分析,还可为了解病毒可能的来源以及传播途径,正确了解登革病毒在我省的流行病学概况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与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登革热IgM、IgG、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PanBio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卡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血清IgM、IgG抗体。结果 在所检测的68份血清中,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检查登革热IgM抗体检出率明显低于血凝和抑制试验,两者检出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两者IgG抗体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胶体金免疫色谱测试法操作快速、简便、而血凝抑制试验经济、实用、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7.
逆转录-套式PCR鉴定福建省登革Ⅰ型病毒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检测急性感染者血清中的登革病毒,并判定其型别。方法从血清中提取病毒RNA,使用通用引物和型特异性引物,用逆转录-套式PCR方法扩增登革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电泳后观察判定型别。同时还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用通用引物扩增5份标本,均出现511bp扩增带,在型特异性引物的扩增下均出现482bp的扩增带,初步判断为DVⅠ病毒。经测序分析进一步确定为DVⅠ病毒。结论运用此方法证实2004年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系DVⅠ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脑炎病人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乙脑病毒。[方法] 对发病5日内的血液24份和脑脊液2份标本接种C6/36细胞,再做免疫荧光试验、乳鼠接种、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 证实有10株乙脑病毒,其中9株从血液分离,1株从脑脊液分离。6月份分离到7株、7月份2株、8月份1株。[结论] 说明我省6月、7月和8月有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9.
我省首次从脑炎患者中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的几年乙脑流行季节,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采集2到67例临床脑炎患者的血清(双份血清20对,单份血清47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出Colti病毒和乙脑病毒抗体,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上血清抗体反应类型,第一仅查到Colti病毒抗体,占4.45%);第二种是仅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0.9%;第三种是查到Colti病毒抗体,又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3.9%;第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福建省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为评价疫苗接种效应、及时调整疫苗接种策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2个区县辖区内采集7个年龄组共630名健康人群血清,用ELISA法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乙脑疫苗接种率为53.8%,抗体阳检率为86.0%;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接种率及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人群的抗体水平类似(Χ^2=1.15,P〉0.05)。[结论]乙脑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应继续巩固提高,对高龄段人群适当进行疫苗补种,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