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患者女性,67岁,主因发作性心悸、胸闷1年余,加重伴头晕、黑矇12 h入院。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QT间期延长。拟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故术前行临时心脏起搏术,出现临时起搏电极感知起搏不良,造成短长短现象,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经调整电极位置起搏正常后,再未发生TdP。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52岁,主因反复心悸3天,加重6小时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行"盆腔脓肿"手术,手术后基本卧床,10天来右下肢疼痛史.患者3天前无诱因突发心悸,伴出汗,持续8小时不缓解,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70次/min,经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商品名:心律平)70 mg转为窦性心律.6小时前夜间睡眠中再次发作心悸,经反复静脉注射心律平、毛花苷C(商品名:西地兰)、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无效入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探讨Hcy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 年5 月-2016 年5 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者90 例。根据其血清Hcy 含量分为普通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普通高血压组,Hcy<10μmol/L,n =47)、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 型高血压组,Hcy ≥ 10μmol/L,n =43),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 =58)。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cy、炎症因子及斑块稳定性指标含量,进一步分析Hcy 含量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 普通高血压组及H 型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Hcy、炎症因子及斑块稳定性指标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H 型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Hcy,炎症因子人类软骨糖蛋白-3(HCGP-3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斑块稳定性指标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高于普通高血压组患者,斑块稳定性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含量低于普通高血压组患者。Pearson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 型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Hcy含量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性指标直接相关。结论 血清Hcy 含量升高是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加剧、斑块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通心络组,C组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TXB2;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不同组别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均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更明显;(2)通心络和氯吡格雷治疗后均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XB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而尽管氯吡格雷组使TXB2下降更明显,但与通心络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ACS患者的AR。  相似文献   
5.
昼夜规律和性别对健康人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丕凡  朱秋茹  赵兴洲  谭丽丽 《河北医药》2009,31(15):1884-1885
目的探讨健康人窦性心率震荡的昼夜规律及其与性别的关系。方法4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其中男22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4岁;女21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2岁。男女2组分别按不同的时间段分为3组:第1组(22∶00~5∶59),第2组(6∶00~13∶59)和第3组(14∶00~21∶59)。然后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性别间心率震荡的差异。结果女性的TO阳性率在夜间和上午高于男性(P&lt;0.05);而男性的TS阳性率在下午高于女性(P&lt;0.05)。结论TO和TS均存在近日节律。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兴洲  宋书江 《山东医药》2008,48(2):99-100
阿司匹林为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有重要作用.临床上将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能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而导致临床血栓事件发生的现象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1].现将AR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 符合人选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组、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测定三组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结果 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均可使ACS合并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ACS合并AR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ACS患者的AR.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CCU病房2004-07~2008-10收治的270例资料完整的A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24~48 h血清APN水平最高值分为三组,即A组(APN水平≥8.5 mg/L)、B组(APN水平5.5~8.5 mg/L)和C组(APN水平≤5.5 mg/L),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①住院病死率:A组8%(5/66),B组8%(13/161),C组21%(9/43),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②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梗死面积: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③住院期间死亡27例,存活243例,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清APN水平分别为(6.1±1.2)mg/L和(3.6±1.3)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对AMI后30 d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APN水平与AMI后30 d住院期间病死率相关,30 d住院期间病死率随着血清APN水平降低而升高.结论 血清APN水平可能与AMI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50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贝那普利组及低、中、高剂量黄芩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普通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贝那普利组及低、中、高剂量黄芩组分别给予每日5.0 mg/kg贝那普利及17.5、35.0、70.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