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4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性早搏(PVC)主要起源于右心室的流出道(RVOT).其心电图具有明显的特征。即表现为典型的左束枝传导阻滞型(LBBB型)伴有电轴右偏.胸前导联R波的移行多发生在V4或其后,对其进行射频消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尽管射频消融RVOT的VT和PVC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对一些呈不典型LBBB型的VT和PVC经传统的RVOT途径消融并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2.
从静脉插入起搏导管是当前起搏治疗的常用方法,并发症尽管较少,但也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惑,给病人带来不幸,现就作者所遇到的实例结合文献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心脏调搏不但是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测技术,也是一种实用型很强的无创性临床心脏起搏技术。在治疗心律失常上也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报告应用此技术成功终止几例特发性室速(VT)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4.
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报道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RFCA)体会。方法43例RVOT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18例、女25例,年龄39.2±15.1(13~67)岁。经血液生化、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8例,室性早搏(PVC)35例。38例采用传统的起搏与激动标测。5例VT是在非接触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进行消融治疗的。结果①间隔部起源40例,游离壁起源3例。42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7.7%,9例复发,再次标测消融后成功。②RVOT起源的VT和PVC具有典型的心电图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伴电轴右偏。RVOT的起源点不同,其12导联心电图特征不同,Ⅰ、Ⅱ、Ⅲ和aVF导联呈RR′型,V1~V3具有深S波是游离壁起源的特征。③1例术中出现急性心包压塞,其心电图虽具有RVOT起源的特征,但Ⅱ、Ⅲ和aVF导联R波振幅异常增高。结论RVOT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典型的心电图和电生理特征,RF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EnSite3000非接触标测系统定位快速准确,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标测。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犬心房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犬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 ,探讨充血性心衰时心房颤动 (AF)发生机制。选择14只犬随机分为起搏组 (n =7)和假手术组 (n =7) ,在左、右房各缝植 4对电极 ,电极尾端经皮下由犬背部穿出。假手术组犬埋置起搏器后不起搏。起搏组犬置入实验用VOO型起搏器快速心室起搏 (2 2 0次 /分 ) 6周 ,建立心衰犬模型 ,分别于起搏前、起搏 6周后 ,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 (AERP)、AERP离散度 (AERPd)、房内和房间传导时间及心房肌传导速度 ,记录AF诱发情况。结果 :①假手术组犬术前与术后比较 ,心功能和心房电生理特性均无明显变化。②心室快速起搏 6周犬AERP较起搏前略延长 ,但差异无显著性。起搏 6周犬AERPd较起搏前明显增大 (4 0 .4±15 .6msvs 2 2 .6± 10 .2ms,P <0 .0 5 )。与起搏前比较 ,起搏 6周犬房内及房间传导时间明显延长 (CTRA5 4 .7± 7.2msvs 33.1± 9.5ms ;CTLA5 2 .3± 8.9msvs 31.7± 6 .3ms ;CTRA LA6 9.7± 8.2msvs 4 2 .8± 7.9ms,P均 <0 .0 5 ) ,心房肌传导速度显著减慢 (CVRA5 4 .8± 7.9cm/svs 90 .7± 8.4cm/s ;CVLA5 7.4± 9.6cm/svs 94 .6± 10 .2cm/s,P均 <0 .0 5 )。③心衰犬AF诱发率、诱发次数、AF持续时间较起搏前明显增加。假手术组犬术前、术后比较AF诱发情况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效果。方法选择47例经临床诊断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将Z—S—Z型10极冠窭电极于左侧锁骨下静脉窭内,将3根6F的4极标测电极从股静脉分别置于高位右房、心尖部和希氏束,记录体表ECG,然后经电生理刺激仪分别作右房、右室的S1S1递增起搏或S1S2、S1S2S3程控刺激。结果42例Q室上速转象,心率均〈100次/min。另5例仍〉100次/min。根治率为89.3%。结论射频消融对室上速的根治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细电极导管,1~3次电击,对犬房室交界区进行消融。结果5只犬有4只术后1小时仍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仅1只形成慢性CAVB。所有犬均见心律失常出现。病理显示,病损广泛而不均匀,界限不清,伴明显水肿;慢性期病变进展,新旧病变共存,可能是构成心律失常发生的基础。本研究表明,直流电击消融房室交界区损伤广泛而不易控制,急慢性心律失常影响消融的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34例无房室结双径路(DAVNP)跳跃现象,但心动过速的表现酷似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且采用消融房室结慢径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RFCA),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5 6岁。阵发性头晕、心悸 1个月 ,活动后加重。既往冠心病史 2年。体检 :体形肥胖 ,双乳硕大、下垂。叩诊心界正常 ,心率 42次 /min ,心音低钝 ,余无著征。入院心电图示 :交界处心率 ,42次 /min ,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经食管心房调搏示 :1 0 0次 /min起搏停止后 ,出现窦性停搏达 3s,给予临时起搏 ;SACT为 2 0 0ms;1 30次 /min起搏 ,房室结 1∶1下传。诊断为 :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鉴于房室结功能正常 ,决定置入AAI型起搏器 (MedtronicSSI 1 0 3)。经右锁骨下静脉途径送入双极心房电极至右心耳 ,经分析仪 (Medtron…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证明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电隔离肺静脉可以有效治疗房颤.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学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发现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多样,对于不同机制的房颤按照某种统一的术式进行消融显然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